注册 |
章开沅,“论国魂——辛亥革命进步思潮浅析之一”,《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1981年。
蒲余,“丁惟兴先生捐赠有关辛亥革命的档案史料”,《历史档案》,04期,1981年。
高振农,“论章太炎佛学思想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社会科学》,05期,1981年。
张瑛,“试论孙中山的早期思想和兴中会的成立——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1981年。
魏泽焕,“列宁论辛亥革命”,《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03期,1981年。
温斯顿·谢,李槐龄,“关于辛亥革命的中国编史工作——结论”,《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09期,1981年。
李慧琴、郭惠青,“试论云南重九起义的原因——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云南社会科学》,03期,1981年。
孔繁浩,“辛亥革命时期的立宪派”,《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1981年。
楚任,“试论辛亥革命时期的黎元洪”,《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1981年。
李希泌、白吉庵,“辛亥革命的两种起义方式——武装起义与和平光复”,《晋阳学刊》,05期,1981年。
孙克复,““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辛亥革命在辽宁的失败”,《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期,1981年。
哈经雄、胡传章,“辛亥革命前后的潘怡如”,《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1981年。
“辛亥革命期间有关天津的档案资料选辑”,《天津社会科学》,01期,1981年。
肖致治,“辛亥革命后黎元洪的实业活动”,《江汉论坛》,05期,1981年。
赵永良,“辛亥革命到“七七”事变期间无锡资本主义的发展”,《江苏社联通讯》,07期,1981年。
李子林,“我院辛亥革命史研究室近年来完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1981年。
孙石月,“辛亥革命中的山西总司令——姚以价”,《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4期,1981年。
“本院研究人员撰文参加“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社会科学》,05期,1981年。
陈孔立、陈在正、林金枝,“华侨与辛亥革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1981年。
清水稔、谈春兰,“评中村义着:《辛亥革命史研究》”,《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09期,1981年。
贾维诚,“清末湖南留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贡献”,《求索》,03期,1981年。
王耿雄,“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在上海纪事——一九一一年——一九三一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1981年。
张振生,“辛亥革命历史教训的艺术反映——鲁迅小说学习札记”,《安阳师专学报》,02期,1981年。
“辛亥革命,光复镇江”,《教学与进修》,03期,1981年。
张绛,“辛亥革命河南十一烈士考辨”,《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05期,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