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夏东元,“论清末“新政”在经济和政治关系上的矛盾——为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作”,《学术月刊》,08期,1991年。
杨奋泽,“程璧光率海军南下护法略论——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1991年。
房德邻,“近五年辛亥革命史研究述评”,《北京社会科学》,03期,1991年。
谭天星,“华侨对辛亥革命贡献的再认识”,《八桂侨史》,03期,1991年。
黄柏权,“略论土家族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5期,1991年。
徐君,“秋瑾与辛亥革命”,《浙江学刊》,05期,1991年。
崔运武,“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河北学刊》,05期,1991年。
“辛亥革命史研究如何深入”,《党史研究与教学》,06期,1991年。
郭世佑,“禹之谟与辛亥革命志士阶级属性新论”,《求索》,06期,1991年。
胡义成,“再评宋庆龄领导的“民权保障同盟”的历史功绩——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1991年。
于桂英,“山东华侨与辛亥革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1991年。
饶怀民,“辛亥革命时期的刘揆一”,《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2期,1991年。
朱健安,王善夫,“辛亥革命前后的湖州工业”,《湖州师专学报》,03期,1991年。
荆溪,“论辛亥革命诗歌的历史新质和美学品格”,《福建论坛文史哲版》,04期,1991年。
何一民,“辛亥革命时期的四川报刊”,《四川文物》,04期,1991年。
张锦贵,“江苏人与辛亥革命”,《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3期,1991年。
王连昌,“河东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地位”,《运城高专学报》,03期,1991年。
唐文权,“辛亥革命前夕梁启超的西学宣传”,《史学月刊》,05期,1991年。
牛旭光,“孙中山与中国早期政党发展——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05期,1991年。
郑云山,“哲人日已远 典型在夙昔——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浙江学刊》,05期,1991年。
边吉,“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期,1991年。
宋国英,“辛亥革命时期的资州起义”,《四川文物》,06期,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