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何元林,“辛亥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政策——以谋求‘两个中国’为中心的考察”,《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3期,2004年。
何建娥,“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社会科学家》,01期,2004年。
王明元,“从世界看辛亥革命”,《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1期,2004年。
梁飞琴,“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龙岩师专学报》,05期,2004年。
赵春晨、孙颖,“论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次广州起义”,《学术研究》,08期,2004年。
郭世佑、邱巍,“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环境与孔教运动”,《江苏社会科学》,02期,2004年。
罗良平,“鲁迅与辛亥革命”,《重庆教育学院学报》,05期,2004年。
周健,“试论鲁迅小说《药》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兼谈夏瑜形象的社会意义”,《大连教育学院学报》,03期,2004年。
阳信生,“毛泽东与辛亥革命关系新探”,《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期,2004年。
刘丰祥,“性格与命运——辛亥革命前后黎元洪政治命运的性格因素”,《贵州社会科学》,06期,2004年。
陈永森,“辛亥革命时期公民权利思想的启蒙”,《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5期,2004年。
李国俊、卢伯炜,“从《申报》看辛亥革命后苏沪等地典当业的经营”,《江南社会学院学报》,01期,2004年。
王业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政党体制的选择”,《历史档案》,03期,2004年。
朱心明,“辛亥革命中的上海女军”,《文史杂志》,02期,2004年。
史向军,“关中刀客与陕西辛亥革命”,《陕西档案》,05期,2004年。
林志友,“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爆发”,《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期,2004年。
辛业,“首部研究北方辛亥革命的历史著作——《辛亥滦州兵谏与滦州起义》评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2期,2004年。
陈晓东、卢凯峰,“武昌起义后张謇政治立场转变的原因及对辛亥革命胜利的积极作用”,《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4期,2004年。
王晶,“对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民信仰特征的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战线》,05期,2004年。
陈鸿祥,“王国维《读史》《咏史》诗与辛亥革命”,《嘉兴学院学报》,02期,2004年。
余志翰,“试析义和团运动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期,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