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张玉龙,“于右任与辛亥革命时期的舆论动员”,《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6年。
唐雪莹,“辛亥革命与戏曲艺人”,《四川戏剧》,06期,2006年。
张永刚,“试论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关系”,《鄂州大学学报》,01期,2006年。
饶怀民,“湖南人与辛亥革命时期的武装斗争”,《湖湘论坛》,05期,2006年。
苏全有,“辛亥革命促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了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3期,2006年。
正点,“辛亥革命连江九烈士”,《政协天地》,11期,2006年。
魏丹、汪季石,“试论鄂东人对辛亥革命的杰出贡献”,《湖北社会科学》,01期,2006年。
仝瑞中,“‘纪念辛亥革命95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武昌召开”,《理论月刊》,10期,2006年。
刘建中,“进化论与辛亥革命”,《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2期,2006年。
赵红峰,“宁波商帮与上海辛亥革命”,《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期,2006年。
陈力、张永江,“辛亥革命的文化意义”,《兰州学刊》,10期,2006年。
蒋美华,“辛亥革命时期女性角色变迁的特点”,《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04期,2006年。
周少川,“论爱国潮侨许雪秋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若干问题”,《汕头大学学报》,02期,2006年。
钟家鼎,“蔡岳与贵州辛亥革命”,《贵州文史丛刊》,04期,2006年。
朱月白,“从朝代之国走向民族之国——辛亥革命与民族认同感的建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6年。
李绍先,“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形态的改变”,《文史杂志》,04期,2006年。
侯楠,“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举行的主要武装起义”,《中学政史地.高中历史》,2006年。
刘儒、孟书敏,“辛亥革命——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次制度创新”,《四川行政学院学报》,03期,2006年。
任保国、翁有为,“辛亥革命前后的北洋军集团嬗变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期,2006年。
李平亮,“辛亥革命时期的民团与社会权势转移——以《江西民报》为中心的研究”,《史学月刊》,01期,2006年。
胡大泽、张轶楠,“论辛亥革命前后社会风尚的急剧变化”,《重庆教育学院学报》,05期,2006年。
刘继英,“辛亥革命时期女性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研究”,《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03期,2006年。
苏全有,“上下延伸 横向会通——《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读后”,《中国图书评论》,05期,2006年。
肖建东,“为民主共和事业而顽强协作——记辛亥革命时期的黄兴与李烈钧”,《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期,2006年。
党旺旺、王文涛,“鲁迅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01期,2006年。
王丽云、杨永平,“试论留日学生在云南辛亥革命中的贡献”,《徐州师范大学学报》,05期,2006年。
陈林,“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闽江学院学报》,04期,2006年。
李静,“吴玉章对辛亥革命的贡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期,2006年。
孙邦华,“陈垣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反清反帝活动与思想”,《历史档案》,04期,2006年。
蒋代谦,“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新潮”,《文史杂志》,02期,2006年。
张群,“辛亥革命及孙中山在南京的遗迹”,《档案与建设》,11期,2006年。
牛丽君,“从鲁迅文章看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邓怡舟、蒋理,“论辛亥革命对民国初年妇女解放的促进作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07期,2006年。
尚小明,“辛亥革命史上不容忽视的‘插曲’——1905年秋留东学生富士见楼迎孙盛会的历史内涵”,《学术研究》,02期,2006年。
廖声武,“辛亥革命前武汉地区舆论宣传对武昌首义的作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期,2006年。
李英铨、马翠兰,“论辛亥革命中的梁士诒”,《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2期,2006年。
杨轶,“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2006年。
汪庆生,“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救国运动——谨以此文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扬州教育学院学报》,04期,2006年。
肖泳,“女性刊物与女性意识的自觉——辛亥革命时期女性生存状态考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期,2006年。
陈文联、刘翔,“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女性的政治觉醒”,《衡阳师范学院学报》,05期,2006年。
高路,“辛亥革命:摧毁封建一统与追求现代统一的开端”,《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