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分站 > 辛亥文献 > 专著连载 > 《辛亥武昌首义》(连载16)

《辛亥武昌首义》(连载16)

辛亥革命网 2021-10-08 13:55 来源:武汉出版社 作者:严昌洪 严锴 查看:20149
武昌起义当晚,瑞澂乘楚豫兵舰出逃,立即给朝廷发出电报,请求速派大军赴鄂剿灭革命党。

仓皇迎战:清廷应对举措

 

  武昌起义当晚,瑞澂乘楚豫兵舰出逃,立即给朝廷发出电报,请求速派大军赴鄂剿灭革命党。闻知党人起义,占据武昌,清廷大震,1911年10月12日发布上谕称:“览奏殊深骇异。此次兵匪勾通,蓄谋已久,乃瑞澂毫无防范,预为布置,竟至祸机猝发,省城失陷。实属辜恩溺职,罪无可逭。湖广总督瑞澂著即行革职,带罪图功。仍著暂署湖广总督,以观后效。即责成该署督迅即将省城克期克复,毋稍延缓。倘日久无功,定将该署督从重治罪。”次日,又将“平日训练无方,而事前既毫无防范,临时复漫无节制,不能固结军心,竟敢仓皇弃营逃出,实属大干军纪,罪无可逭”的统制官提督张彪革职。

  武汉水陆交通发达,控扼九省,革命的影响能够迅速扩散至邻近各省,从而将动摇清王朝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的统治,使清廷感到极大的威胁。而参加起义的湖北新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足以与北洋陆军相抗衡。此外,第六镇(驻保定)统制吴禄贞,第二混成协(驻奉天)协统蓝天蔚、第二十九混成协(驻河南)协统应龙翔等,皆出身于湖北新军,亦对清廷有异心,如不迅速剿灭湖北革命,南北皆有兵变之忧。

  同日,清廷做了最初的军事部署:“著军咨府、陆军部迅派陆军两镇,陆续开拔,赴鄂剿办。一面由海军部加派兵轮,饬萨镇冰督率前进。并饬程允和率长江水师即日赴援。陆军大臣廕昌著督兵迅速前往,所有湖北各军及赴援军队,均归节制调遣。并著瑞澂会同妥速筹办,务须及早扑灭,毋令匪势蔓延。”

  于是,清廷当即停止刚刚开始的永平秋操,集结永平(河北卢龙)、长春、滦州、济南的军力,编配为三个军,即陆军第四镇既混成第三协、混成第十一协编为第一军,由廕昌任军统,奉命火速南下,直扑湖北。陆军第五镇既混成第五协、混成第三十九协编为第二军,由冯国璋任军统,为预备队,听候调用。禁卫军与陆军第一镇编为第三军,由载涛任军统,驻守京畿,专司巡护。萨镇冰则率领海军舰队溯江西上,以强大的海军火力配合北洋陆军作战。河南巡抚宝棻受命就近派遣新军第二十九混成协赶赴汉口,会同张彪残部,暂取守势。宝棻怀疑应龙翔是革命党内应,遂将其看管起来,另派五十二标标统张锡元带队南下。

  为了扑灭武汉的革命烈火,清廷差不多动用了它看家的全部武装力量。但清军将领多属颟顸怯懦之辈,对南下作战并不像最高统治者那么着急。廕昌大军的先头部队虽然在15日抵达豫、鄂交界的武胜关,但廕昌本人却迟迟不发,17日才率北洋军主力到达河南信阳,后来到了湖北,住在孝感的火车上。当时北京城里流传着这样的一个笑话:一天,有个士兵跑步向他报告说:“革命军向火车打来了!”廕昌惊慌之下,立即下令叫火车向北逃跑。亏得一位随员下车查看,回来报告说,所谓革命军原来是一百多个黑布缠头采摘棉花的老百姓,廕昌这才取消后退的命令。不管怎么说,他率领的清军正在向武汉的革命军扑过来了,武汉革命军民面临着一场生死考验。

  行动开始后,袁世凯培植的北洋军并不听从廕昌的调遣,廕昌也深感无力指挥北洋军,这就迫使朝廷只有起用在洹上垂钓三年多的袁世凯了。

  袁世凯(1859-1916),河南项城人,青年从军,投山东淮军吴长庆部,随军驻扎朝鲜,协助朝鲜国王镇压汉城兵变,后被任命为驻朝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全权代表。甲午战争后,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聘请德籍教练,采用德式操法,培植了冯国璋、段祺瑞、曹锟、王士珍、张勋等一批悍将。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告密有功,为西太后所倚重,擢升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5年,北洋六镇扩编完成,共计兵额近7万人,形成北洋军阀集团。北洋军采用西方的军事制度和军事装备,又以封建宗法思想维系上下级关系。他纠集死党,网络爪牙,采用破格提拔、金钱收买等各种办法控制各级将领;各级将领则向士兵灌输袁世凯是“衣食父母”的观念,甚至在兵营中供奉袁世凯的长生禄位牌,全军绝对服从袁世凯,以致北洋军“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对袁世凯既敬又畏,上下齐心,作战凶悍。其官兵军事素质较高,进而不躁,退而不溃,可以称得上是一支精锐之师。除第一镇由满族贵族铁良统率外,袁世凯直接控制了五镇北洋军,拥兵自重,为清廷所忌。

袁世凯像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西太后和光绪帝去世后,光绪帝之弟载沣为摄政王,为绝皇室后患,同时为曾因袁世凯告密而被软禁的光绪帝报仇,准备杀掉袁世凯。后因一批与袁熟络的重臣说情,加上杀袁有可能引发兵变,遂以袁世凯有“足疾”为借口,将其削去职务,任其回籍。袁世凯回到河南彰德,垂钓洹水,却仍在暗中操纵朝内外大事。

  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心中暗喜,表面上却不露声色,显出一副对天下事漠不关心的样子,甚至在廕昌率军路过彰德专程拜访时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则暗中指使冯国璋的第二军按兵不动,以便让清廷知道,指挥北洋军,镇压革命党非袁莫属。军咨大臣载涛与海军大臣载洵年纪尚轻,在军中毫无威望,陆军大臣廕昌与北洋军素无渊源,对此凶悍之师,指挥不灵,眼见冯国璋按兵不动,亦无可奈何。

  而且在外国侵略者眼里,袁世凯不仅是“时代的宠儿”,而且是能够处理事变,稳定局势的强人。在武昌起义爆发的第二天,四国银行团的美国代表司戴德就宣称:“如果清廷能够获得一个强有力的人的襄助,并承诺某些立宪革新,叛乱将会很快地被镇压下去。”暗示要清廷起用袁世凯。

  在内外压力下,朝廷接受列强及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的建议,起用袁世凯。10月14日发布上谕:“湖广总督著袁世凯补授,并督办剿匪事宜。迅速赴任,毋庸来京陛见。”又命“所有该省军队暨各路援军均归该督节制调遣。”列强对这项任命持欢迎态度,并抱有希望。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得到消息,当天就向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爵士报告:“袁世凯已被任命为湖广总督,并统率该省部队,陆军大臣与萨镇冰提督所属各军将与袁世凯会同办理。此项任命或许将保证北方军队的忠诚,因为他们的忠诚是令人怀疑的;它还将大大加强清政府处理这次危机的力量。”次日,总税务司安格联在致江汉关税务司苏古墩的函中称:“重新起用袁世凯并任他为湖广总督,说明政府已经认识到局势是多么严重。这对摄政王说来一定是件苦事。”

  不料事情尚有曲折。载沣为了使这项任命显得郑重,特派朝臣中与袁世凯关系较好者赍诏前往,促之速来,希望其勿介意于旧事。于是派内阁参议阮忠枢赴彰德,将上谕和奕劻一封亲笔信交给袁世凯,传达了载沣要其“速来”、“勿介意于旧事”的意思。同去者还有内阁统计局局长杨度。袁世凯幕僚王锡彤害怕乱事一平,袁世凯有性命之忧,遂与袁世凯长子袁克定主张不应清廷之命,两人迭劝不止。一旁杨度的意见也与他们二人同,杨度并言:“革命初起,袁公督师必一鼓平之,清之改善殆无希望。”三人轮番劝说,袁世凯不高兴了,怫然说道:“余不能为革命党,余子孙亦不愿其为革命党。”王锡彤便无话可说了。袁世凯本着“托孤受命,鞠躬尽瘁”的想法准备接受任命。但考虑到出山平定叛乱的条件尚不具备,便在10月16日所上谢恩折中,称病不能立即受命:“已延医速加调治,一面筹备布置,一俟稍可支持,即当力疾就道,藉答高厚鸿慈于万一。”同日在致奕劻函中表示,病中不能尽言,详情已属阮忠枢详达。“所在应行筹办各事,另具函牍,呈候训示祗遵”。他让阮忠枢回京面呈奕劻的有所谓“节略八条”,就是他出山的条件:

  一、武汉据长江上游, 为天下枢纽, 逆匪系久练之兵, 与寻常土匪不同, 若不以全力赶图扑灭, 恐湘粤及沿江各省岌岌可危。万一再有勾结响应等事, 则大局益难收拾。惟王师宜出万全, 倘有挫失, 全局立见瓦解。必须赶速筹备, 知彼知己, 足以制其死命, 方可节节进图规复。现亦不可轻敌, 致涉孟浪。

  二、闻逆匪已据武昌、汉阳、汉口, 叛兵计逾万人, 技娴器利, 枪炮厂、军械库、造币厂、司库均为占据。……以兵家言之, 攻守相衡, 须加于匪众数倍。现去各镇协实数仅及两万, 除分留后路外, 计战兵不过一万数千人, 恐难敷用, 似须预筹济师。

  三、近畿陆军虽由世凯创练, 现距交卸练兵差使五六年之久, 将士兵卒多非原练之人。闻近年稍有暮气, 亟须随时振励, 方可得力。现鄂省本无防营, 陆军已全数变去,世凯赤手空拳, 何能济事。如专恃援军, 势必诸多扞格, 未可用以攻坚。……拟就直隶续备后备各军调集万余人, 尅日成军, 作为鄂省驻防之军。……以现在军情揣度, 收复汉口及武昌省城, 似尚不甚难。迨攻其炮垒, 规复汉阳, 必须厚集兵力, 方可得手, 彼时新集鄂军已抵防次, 正可应用。事关增兵, 须奏明办理。

  四、保定军械各局, 前由世凯购备各枪炮, 计可供万人之用, 拟奏请饬下军部、直省拨用接济;如不敷用, 再请江南协拨, 或酌量购补。

  五、鄂省局库均失, 财政已竭, 拟奏请饬度支部先筹拨三四百万两金, 备作军饷及各项急需。倘鄂事久延, 牵动沿江各省财政, 全局亦将糜烂。而赔款无着, 尤恐外人干预财政, 大局益不可问。似不得不商请度支部权度轻重, 竭力维持, 事非一隅, 保全实大。

  六、现在调委人员, 增集军队, 及各项公事, 无关防不足昭信守, 瑞前督困守江心, 印信一时亦难交接, 拟先刊行营木质关防, 以便开用。

  七、此次变乱, 非同寻常, 须群才佐理, 如有调用人员, 应请政府主持准其奏调;其逃亡之官缺, 亦请暂准不拘例案, 便宜择人奏请补署。

  八、军咨府、陆军部成立未久, 试验较少。用兵之道, 因时变化, 未可绳以文法, 遥为牵制。不敢言阃内阃外之权限, 然必须请府部稍假事权, 方可奏效。

  这八条是袁世凯平叛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即组织一支他能掌控的军队,配备枪炮弹药,筹集解决军饷和各项急需的资金,并要求北京军咨府和陆军部不为遥制。袁世凯扬言:“如各事照办”,“自当力疾一行”,言下之意,办不到就不出山。清廷很快按照袁世凯要求,于10月21日召募壮丁一万千五百人,作为湖北巡防军,命度支部拨款四百万两。以副都统王士珍襄办湖北军务,经理增募新军,布置后路各事。命军咨府正使冯国璋迅赴彰德筹商一切。请调之前奉天度支使张锡銮、已革黑龙江民政使倪嗣冲、直隶候补道段芝贵,候补知府袁乃宽,山东军事参议官陆锦等准其调赴前敌差委。23日,命署江北提督段祺瑞迅赴湖北前敌,协商布置。24日,命拨江宁新军管带快炮三十六尊及全数子弹赴信阳。25日,以冯国璋充第一军总统,迅赴前敌,段祺瑞充第二军总统,陆续开拔。27日,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所有赴援海陆各军及长江水师均归其节制调遣,军咨府、陆军部不为遥制。命冯国璋、段祺瑞两军均归袁世凯节制调遣。

  袁世凯不立即出山,其心中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欲通过政府的立宪、改革,来消泯革命的根源,这即是原来载泽所说的立宪的三大好处之一“内乱可弭”。所以袁世凯使人密告梁士诒(燕孙)说:“南方军事,尚易结束,北京政治头绪棼如,正赖燕孙居中策划一切。请与唐少川预为布置。”以前论者所谓袁世凯对到彰德会晤的徐世昌提出的要求: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宽容武昌事变人员、解除党禁、总揽兵权,宽予军费等,其实是通过唐绍仪、梁士诒等人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提出的,其实现还是通过吴禄贞、张绍曾、蓝天蔚等革命党人的压力和资政院的决议办到的。

  待到袁世凯将以上军事准备和政治安排搞妥后,于10月30日,终于出山,南下信阳,部署对武汉的进攻。王锡彤在日记中写道:“摄政王已革去摄政名义,政权一归内阁,英使朱尔典实助袁公以成之。此中国国运旋转之始机也。”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