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分站 > 辛亥志士 > 辛亥功臣高振霄(4)

辛亥功臣高振霄(4)

辛亥革命网 2015-01-15 11:24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高中自 查看:29097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乃至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文中历史的再现了100年前,辛亥革命“甲等功臣”、武昌首

  1911年10月13日(辛亥年8月22日),武昌起义爆发第四日

  “首义之初,需才孔急,因设招待所于都督府前两等模范小学校内,以高振霄、袁国纪等专任其事”4。 高振霄与吴醒汉等受命组建军政府招纳处。10月13日招纳处奏令:“勿论文武员弁,有一技之长,即送府委用。同时派吴醒汉、高振霄、蒋秉中三人经管其事。吴醒汉招待军界;高振霄招待政、学两界;所有条陈文件,则由蒋秉忠汇总转呈军政府。”10月15日,招纳处更名为“中华民国鄂军政府集贤馆”。其宗旨是“招集文武贤才,襄助军政,共图大业,建立共和民国”5。集贤馆一经挂牌,投效人员络绎不绝,15日这一天就有400多人。当时各报广告,多是投效人员自我推荐的启示。政府设的招待所和私人开的旅馆,住满了八方“来客”。投效人员只要向集贤馆递交“说帖”,即自我推荐表,审查后呈都督核阅,就可根据专长分派各部委用。集贤馆在选拔人才时没有繁缛的程序,没有官样的审查,不讲阶级、不拉关系,只要有一技之长、拥护革命者都可录用。一时间武昌成了输送革命的人才库,全省、全国的有志之士和省外留学生、海外侨胞都荟萃武昌。著名的“黎元洪致萨镇冰信”、“誓师文”就是出自投效人员孙绪发之手。陈国安编著《辛亥首义阳夏之战 1911-1912》一书对集贤馆招纳贤才在后来阳夏之战中做出的贡献,有过这样的记录:“10月16日集贤馆奉命选送懂德语、法语的三人,赴汉口租界办理外交。10月25日,投效人员金鸿钧创办独立将校决死团。汉口战事失利时,册送精于射击的人员30余人,由军务部副部长张振武委用。被选送到内务部的人才有:崇阳知事茹用九、寿昌知事王云龙、蒲圻知事黄燊、天门知事黄应龙等。11月中旬集贤馆奉命共选送了400余人,其中任战地调查20余人,任督战员30余人,到街市演讲40余人,深入敌方作侦探7人,赴江、浙、皖、赣各省30余人,补充学生军120余人。11月24日,奉军务部令:汉阳战事激烈,后继需人,又选集贤馆人员中有军事才能者七八十到都督府听后检验。这批人当夜随张振武到汉阳助战。12月21日清军炮击武昌,走散的机关人员,由集贤馆中备用人员填补”。

  ——高振霄、吴醒汉、袁国纪、蒋秉中等积极招纳文武贤才,襄助军政,共图大业,为阳夏之战乃至建立共和民国革命新军增加了一支重要力量。

  1911年10月15日(辛亥年8月24日),武昌起义爆发第六日

  为组织普通司法之基础,整肃社风,壮大新军力量,军务部执法处改执法科,后改编为军法局。“因执法科时有问谋[间谍]汉奸交讯,而此等案件情节,关于战机甚巨,故革命家高振霄、陈宏诰二君初任执法科调查,与科长程汉卿时于联络,主办军案”。高振霄在办理军案中,强调“以一切举动,无论事之成败,总以文明为尚,以固外人之钦仰心。故对于人犯皆本人道主义,其情稍可恕者,虽所犯甚重,必不轻处以死刑。然各巡查队各哨兵陆续送来敌之间谍、暨放火与临战私逃各犯,除情重证据确凿者,随时处决,其余情有可原者,概予禁闭”。至是禁闭中人犯以达百数十人。高振霄与程汉卿亲至禁闭所,检查各犯领食合否卫生,防范是否严密。当检查前,将一切人犯提出列队外,以法警围绕,并对各犯诰诫,以慰甚心。其训词大略云:“此番民军起义,原非前代谋位篡国者比,不过以满清专制钳束吾民,俨若奴隶,诸革命【家】痛四革[百兆]之同胞数千年之沉沦,冒死发难,以图去腐败之政府,伸吾民之民权。尔等昧于大义,反媚敌内陷,幸公理难逃,因果不爽,机破被拿。若论尔等来作间谍放火,以乱我军心之情,鄂处以军法,原非残酷。但我民军宗旨,原为救民于水火而起,断不忍更加杀戮与尔无知之民。况尔等本属吾倚[侪]同胞,不过昧于大义一时也。虽回全尔等生命,惟尔等心迹深藏于内,究难测度。故杀之而不忍,纵之而不能,故将尔等作为俘虏,暂为拘留矣。战局底定,再释尔等归里。但尔等亦当体民军之惠,在禁闭中均应安心守法”云云。当演说沉沦痛切时,各犯竟有感而下泪。演说毕,高调查振霄复演说,开导其语,尤为痛切。事毕,高调查与程科长商定,以禁犯中之逃兵,本系有用之人,若往于以禁锢,似觉可惜。故将逃兵提出,均属年壮力强之辈,且皆有悔意,自云如使当前敌,虽死无恨。遂由高调查具函,一律送交游击队长金鸿君收留,分别编入队内助战。

  ——高振霄、陈宏诰、程汉卿等以文明为尚,人道为本,废苛刑,申军法,惩奸治军,功勋卓著。

  1911年10月25日(辛亥年9月4日),武昌起义爆发第十六日

     10月17日,汤化龙起草并宣布《中华民国军政府条例》,条文如下:“(1)军政府下设军令、军务、参谋、政事四部,直接受都督的指挥命令;(2)军政府发布命令,任免文武官员,均属都督大权;(3)一切军政要务,由都督召集临时会议或顾问会议决实行;(4)都督兼总司令,握有绝对军事权;(5)将政务部权限扩大,改为政事部,下设外交、内务、司法、交通、文书、财政、编制等七局”。完全把革命党人和发动起义人员排挤出政权之外。蔡济民、高振霄等革命党人强烈反对。10月25日军政府不得不重新议决《改订暂行条例》,增加军事参议会来限制都督的权利,设立稽查员稽查各部门,取消政事部,改为原来各局为部”6。即日,高振霄与蔡济民、牟鸿勋、谢石钦、苏成章、梅宝玑、陈宏诰、钱守范等八位革命党人被公举为总稽查并组成总稽查部。总稽查部直属军政府,位于内务、外交、军务、理财、司法、交通六部之上,该部可以直接干预各部行政并负责处理特殊任务。凡重要会议和人事安排,推选重要职员,例由上述八位总稽查人负责召集,形成一种革命党人控制政权的特殊地位。总稽查不仅负稽查各部、各行政机关及各军队之责,还兼任临时督战指挥各事(1912年初改为纠察司)。后来,汉阳失陷后,军心摇动、办事敷衍之弊,高振霄等总稽查在保卫武昌战斗中组成稽查队,勇赴战场第一线,专稽查战地及各部一切弊端。坚守、捍卫武昌首义战果,振军威,维护秩序发挥重要作用。

  ——高振霄、与蔡济民、牟鸿勋、谢石钦、苏成章、梅宝玑、陈宏诰、钱守范等八位总稽查严格履行革命党人职责。从而改变了军政府旧官僚、立宪派把持政权局面。各级政权被控制在革命党人手中。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