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分站 > 遗址遗迹 > 寻访 > 江夏马鞍山煤矿遗址寻访记

江夏马鞍山煤矿遗址寻访记

辛亥革命网 2023-09-07 13:23 来源:人文武汉 作者:韩少斌 查看:20163
2023年9月2日的清晨,我们几位师友驱车前往江夏安山,寻访当年张之洞为汉阳铁厂生产所需煤炭而开办的马鞍山煤矿遗址遗存。

  “太巧了”,原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馆长顾壁阶老师感慨到,三年前,当人文武汉诸友赶到河北南皮时,恰逢张之洞逝世112周年忌。这次寻访江夏马鞍山煤矿遗址的当天,不经意间又是张之洞诞辰168周年纪念日。

  张之洞对武汉的影响之深、联系之广,使得我们这些武汉城市文化爱好者,开展与之相关的活动也日趋渐密。这几年来,我们广泛组织和参与了许多张之洞的纪念和研究活动;收集和发现了部分张之洞有关的文物和遗迹,并使之妥善的保管和呼吁保护;我们寻访了南皮、萍乡、大冶等与张之洞活动密切相关的地方,并加强了与之的文化交流。

  在顾馆长的提议下,2023年9月2日的清晨,我们几位师友又驱车前往江夏安山,寻访当年张之洞为汉阳铁厂生产所需煤炭而开办的马鞍山煤矿遗址遗存。

马鞍山煤矿全景(原载《汉冶萍公司志》)

  江夏安山原名马鞍山。这个地方在光绪初年,还是个偏僻小村,林木茂盛,除有一龙王庙外,只有泥房数家。即使上世纪三十年代记载煤矿地址还称为粤汉路土地堂站南六里,小镇的兴盛应源于马鞍山发现煤炭。其实,当安山“机器台巷”这个地名出现在一次人文武汉的调研活动中后,这次专程寻访就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因为“机器台”就是指原马鞍山煤矿竖井及卷扬机所在之处,后来沿用老名称取名机器台巷。

  根据所能查阅的资料,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数月后的1890年(光绪十六年)1月,张之洞就派比利时矿师白乃富、英国矿师巴庚生、德国矿师毕盎希等会同中国矿师开始复勘大冶铁矿及湖北沿长江一带各地煤矿。

  1891年7月,张之洞在委派铁政局委员、侯补知县高培兰去开办江夏煤矿的文书中说:照得江夏县属南乡马鞍山龙王庙、等处产有油煤,前经派委员探取煤样取验,堪供炼铁之用,当饬渝武昌府江夏县傅得该处绅耆为筹议,旋据该绅等联名具禀开办,江夏县南乡煤矿产旺质良,水运甚便,又距汉阳铁厂较近,既查有铁政局委员湖北候补知县高培兰堪以派往。开始筹划开采马鞍山煤矿。

  马鞍山煤矿由侏罗纪煤系所构成。1893年,大井开始出煤,但产量不高。当年,大冶王三石煤井因开至数十丈时,冒出大水,被迫停产。因马鞍山所勘得煤矿皆适合炼铁之用,王三石矿机械、人力、资金等全部移交于马鞍山煤矿。

  1894年,马鞍山煤矿出煤渐多,炼焦炉建成,开始生产焦炭。炼出来的焦炭,基本可用,每吨焦炭成本为四两白银,而购湖南煤运到汉阳炼焦每吨成本为六两白银,进口焦炭更是每吨成本为十七两白银。张之洞曾上书朝廷称:“铁之兴废,国之强弱,富贫系焉。大冶铁矿之旺甲于天下,实足用不穷,唯冶铁炼钢,非煤不济,欲添煤井。湖北境内产煤之质,历经试炼、灰多矿重,堪作燃炭者甚鲜,即江夏马鞍山自开之煤井,亦以矿气稍重,必须兑合湘煤,或搭用开平焦炭,方能炼成佳铁……"。

  马鞍山煤矿在1895年,达到日产煤120吨,日炼焦炭20吨。建有采煤、洗煤、炼焦系统,雇用矿工1000人以上。1896年5月,盛宣怀到马鞍山视察,不久接办马鞍山煤矿,煤矿结束“官办”进入“官督商办”时期。1898年春,萍乡安源煤矿开办。

  此后,马鞍山煤矿在开采中因聚水量大,水患严重,亊故频发;兼之工人常因不法,被当地农民告到官府;更因煤质差、含硫过重,矿气稍重,矿多灰多,取制焦炭,不宜熔炼之故,矿工千人,生活无着。1911年(宣统三年)6月26日宣告停产。机械大部搬到汉阳铁厂存放,洗煤机等移交萍乡安源煤矿。

听熊鄂南师傅讲述经历

  然而我们看到的机器台巷,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只有一片民居和商铺,难以寻觅一丝曾规模宏大的煤矿踪迹。但也许是张公的庇佑,我们的访问出奇的顺利。不断有路人指引,并分享他们的见闻。甚至找到了七十多岁的退休工人熊鄂南,他参与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煤矿第二次十年建设筹建的全过程。

  熊师傅谈起往事,记忆犹新,他说煤矿继张之洞之后,仍有少量开采,包括沦陷时期的日本矿商,但规模不大。1970年,在国家尽力消除北煤南运的大战略下,安山煤矿由湖北省主持开始上马开采,恢复了封存已久的机器台竖井,开挖了王家湾和黄土坡斜井,成天机器轰鸣,人来人往,使安山小镇一时成为热闹非凡的矿业产区。

竖井遗址

  几个煤场堆积如山,往来运输的车辆,让安山的道路不断地扩宽和维修。然而接连两次重大安全事故,使得安山煤矿兴旺的景象,又一次夭折直到现在。在熊师傅及其它热心人的帮助下,我们探访了已是废品交易场所的卷扬机房遗址;找到了已盖起楼房的原竖井井口所在地;并在一片楼房蔽隐之中,看到了用砖筑砌而成,十分坚固的原生产和生活所用水池残墙,这也许是马鞍山煤矿留下的最后念想。

  在我们的询问之中,熊师傅谈到了他所知道的马鞍山煤矿的传说,并讲述了张之洞架设的索道将煤从此滑运至洋码头,再将上涉湖水运回矿区的故事。我们带着遐想,又驱车到离安山街南约两公里的上涉湖北岸的洋码头,然而已找不到任何痕迹。

卷场机房遗址

  “洋码头”除了这个带洋气的地名,一片美丽而静怡的湖汊田野和已经灌满浆汁的安山小麦。在这里我们又遇见了热情的蔡先生和张先生。在他们的引领和介绍下,我们想象了索道尽头的繁忙以及开挖的湖汊边停泊的火轮,以及一船一船煤炭由此经金水驶向长江,到达汉阳铁厂的景象。

  江夏马鞍山煤矿虽仅开办十九年,但是汉阳铁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厂最便捷的煤炭来源地,也是当时湖北较早用机器开采的煤矿之一。1893年10月1日,张之洞曾乘兵船沂江号至马鞍山,视察煤井。1896年3月8日,张之洞再次到马鞍山煤矿视察。张之洞两次来此视察,足见其对马鞍山煤矿的重视,对中国钢铁冶金事业的殚精竭虑。

水池遗迹

洋码头遗址

  在张之洞短短二十几年的洋务生涯中,也许只是其中一个小插曲或者一个小片段。然而,没有张之洞就没有汉阳铁厂,中国的钢铁工业的萌芽就会延迟;没有汉阳铁厂就没有马鞍山煤矿,也不会有较完整的武汉近代工业。可叹的是武汉地区对张之洞及其所创办的近化实业研究还不够深入,马鞍山煤矿的历史就更不为人所知。

  谢谢邂逅的这些朋友,使我们的寻访十分顺利而充实,也使我们带着这份温馨和充裕的时间,顺路去游历了五谷城遗址、土地堂老街古井以及老街平梁桥和拱桥,还有郑店的青莲庵桥和枫树湾桥,流连于江夏美丽的山水风光中。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