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分站 > 辛亥文献 > 专著连载 > 《辛亥首义史》(连载3)(2)

《辛亥首义史》(连载3)(2)

辛亥革命网 2021-06-11 14:07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冯天瑜,张笃勤 查看:20271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主创、张笃勤协助完成的《辛亥首义史》,共60多万字和700余幅图片的巨著,对辛亥首义史提出了大量新观点。

  (三)20世纪20年代,辛亥革命专史陆续出版,如——

  高劳的《辛亥革命史》(商务印书绾1923年版),

  冯自由的《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1928年出版第一集),

  邹鲁的《中国国民党史稿》(上诲民智书局1929年初版)等。

  此类书有将辛亥革命史纳入国民党党史的趋向。

  (四)自20世纪20年代以降,辛亥革命参加者撰写多种纪实文字,有的已粗具“首义史”规模。较重要的有:

  居正(1876~1951)的《辛亥札记》(1929年初版,1944年更名《梅川日记》重刊,1947年上海大东书局再版),

  曹亚伯(1875~1937)的《武昌革命真史》(中华书局1929年版),

  邱文彬(?~1966)的《辛亥阳夏起义史略》(河南民国日报社1939年刊本),

  章裕昆(1889~1975)的《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1944年初版,三联书店1952年重印),

  张难先(1874~1968)的《湖北革命知之录》(商务印书馆1945年重庆版),

  李廉芳(1878~1959)的《辛亥武昌首义记》(湖北通志馆1947年版),

  胡祖舜(1885~1948)的《六十谈往》(1944年重庆)、《武昌开国实录》(武昌文华印书馆1948年版),

  辛亥首义铁血伤军委员会编《辛亥首义开国史迹》(武昌文华印书馆1948年印行),

  杨玉如的《辛亥革命先著记》(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李春萱(1888~1958)的《辛亥首义纪事本末》(抗日战争期间作,计三十万言,择十余万言载《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二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李西屏(1888~1960)的《武昌首义纪事》(抗日战争期间作,载《辛亥首义回忆录》第四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张国淦(1876~1959)的《辛亥革命史料》(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

  李六如(18~19)的纪实小说《六十年的变迁》, 也是辛亥志士对这段史事的记述。

  如此众多的当事人撰写其亲历的一段历史,且不乏斐然成章者,实为古今罕见。这既由于辛亥首义史至关紧要,参与者念念于兹,不免书之笔下,还造因于辛亥志士多出自张之洞所办学堂、或为所遣留学生,后投笔从戎,文化水准较高,具备著史能力。张文襄九泉之下知此,愕然乎,抑或欣然乎?

  当然,与辛亥革命有关者所撰“辛亥史”未必都是可采的,即使当事人所记,或受其观察角度之局限,或为某种主观诉求所扭曲,未可尽信;何况还有并非亲历亲见、取之道听途说者,如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便被首义当事人吴醒亚(1892~1936)责为“荒谬绝伦”。吴氏的此一评语可能过于尖锐,却值得重视,因曹氏1904年为科学补习所成员,亲历湖北革命早期活动,然自1904年冬即赴日本游学,1906年官费留学英国,1912年方回国,故就辛亥首义而言,“既非身与其事,又未与湖北首义同志商量”,所著书“将投机官僚所载之文告新闻,认为真史”,于首义人与事皆多有不确之记。[18] 故对辛亥人士的回忆性撰述,也需要取分析态度,作必要之考证。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