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明末江汉览胜(转自http∥bbs.cnhan.com)
明末清初崛起的汉口,由于得江、汉交汇的地理优势,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又称“四大聚”),并渐居四大镇之首,商品交换范围几乎遍及全国。在清初文人学士笔下,汉口已相当繁华。潘耒《咏汉口词》:“朱甍十里山光掩,画镒千樯水道遮。北货南珍藏作窟,吴商蜀客到如家。”可谓舟船如织,货物山积,商旅如云。吴湛的诗,更把汉口形容为“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不夜港。水运的发达和商业的繁荣,推动着城市人口的聚集,到清嘉庆道光年间,汉口人口发展至30多万,成为“本地人少异乡多”的商业移民城市。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设夏口厅,辖地为今汉口,属湖北布政使司汉阳府。清朝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05年在汉口修筑长堤(通称张公堤),使后湖一带的水位逐年下降,荒湖野洲形成陆地,为起初狭小的汉口提供了扩建面积,此一长堤建设对汉口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1912年,民国政府改夏口厅为夏口县,属湖北省江汉道,废道后直属湖北省。1926年,改夏口县为汉口市。
概言之,清末民初以降,由武昌、汉阳双城并峙,进入汉口与武昌、汉阳三镇鼎立时代,汉口更赢得“东洋芝加哥”称号。[ [日]水野幸吉:《汉口》。]
有关汉口在近代的崛起,以及由此带动武汉三镇从中古市镇转变为现代大都会,下节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