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四、山西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初八日(1911年10月29日)响应
10月中旬,武昌起义及陕西响应的消息传到山西,山西革命党人加紧活动。其时山西巡抚为陆钟琦,新军第四十三混成协统领为谭振德。所属两标,第八十五标统带黄国梁,八十六标统带阎锡山。陆钟琦企图以新军防御陕西民军,士兵不从,并借以起事,由八十五标管带姚以价督众进攻抚署,陆钟琦闻警出临二堂,被士兵一枪打死;其子陆光熙是日本士官生,同情革命,从北京赶来劝说父亲反正,亦为众所误杀。协统谭正德刚说了一句:“你们想要造反吗?”也被结果了性命。
在推选都督的会议上,立宪派拟举谘议局议长梁善济或副议长杜上化,可是阎锡山(1883~1960)事先作了种种布置,会场台上台下一呼应,阎锡山就当选为山西都督。陆钟琦死后,清廷派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继任巡抚,吴禄贞到娘子关约会阎锡山成立燕晋联军。后来吴禄贞在石家庄被刺,在吴幕中的湖北人孔庚、王家驹即奔山西;孔庚任山西民军参谋长,王家驹以参谋兼标统,后战死。
五、云南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初九日(1911年10月30日)响应
云贵总督李经羲(李鸿章侄)驻昆明。新军第十九镇统制为钟麟同,钟曾任湖北新军标统,所属第三十七、三十八两协,由蔡锷、曲同丰分任统领。李根源为讲武堂总办。云南接近越南、缅甸,深悉殖民地痛苦,故革命运动较早,留日学生所办《云南》杂志,宣传革命,影响颇大。武昌起义,新军跃跃欲试,李经羲加严防备,蔡锷约集新军干部密议,定重九日举事。经一夜战斗,统制钟麟同被磔杀,兵备处总办王振畿被擒获枪决,总参谋靳云鹏伪作轿夫潜逃。李经羲被送出云南,得免一死,后任北洋政府总理兼财政总长,曾参加张勋复辟。
10月31日,起义者共推蔡锷(1882~1916)为都督。先称大汉军政府,经电询武昌军政府组织情形,得黎元洪复电,始改称中华民国军政府云南都督。蔡为湖南时务学堂学生,原名蔡艮寅,师事梁启超甚谨。同盟会成立,蔡锷不加盟,人以为异。蔡锷即在云南响应革命,以援鄂为名,出兵川黔,据说蔡有囊括西南、沉机观变的雄心,对立宪派人物不无回护,贵州革命人士对蔡颇怀芥蒂。蔡锷后来发难讨袁,世以黄兴、蔡锷并称,实则蔡锷与革命党人毕竟有所区别。
湖北党人参与云南重九起义的有黄陂李镜明、广济梅治逸、武丹书、萧兴汉等。梅治逸殉难,唐继尧曾专电黎元洪,至为表彰。
六、南昌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初十日(1911年10月31日)响应
南昌人丁立中为共进会干部,原在汉口同孙武一起活动,10月8日宝善里事变,丁立中遁回南昌,即与南昌共进会同志积极运动军队。清江西巡抚为冯汝骙,新军第二十八混成协统领为介璋。是日夜间新军举事,清官吏皆逃匿,初举冯汝骙都督,冯汝骙坚辞[冯汝骙离南昌后,经九江拟往安庆,被九江民军拦下,劝其“革命”。冯竟吞服大量鸦片自杀。为辛亥革命中汉族疆吏为清廷“殉节”的第一人。],彭程万继任。彭致电武昌说:“为安定人心,顾全大局,暂从各界之请,摄理数日。”后彭程万率军北伐,举马毓宝代理都督,当由政事部长贺赞之等四人到九江往迎,九江分府因以撤消。1912年3月再由同盟会员李烈钧(1882~1946)继任。这便是所谓的江西“百日三都督”。
江西继湖北、湖南之后宣布易帜独立,长江中游基本为民军所有,实现了同盟会中部总会在辛亥年初制订的长江中游首先发难的计划。
七、贵州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四日(1911年11月4日)响应
贵州在革命前有两大党派,一为自治学社,一为宪政预备会。前者的成员为市民、会党和一般知识分子,后者则为绅士阶层的混合体。自治学社由张百麟领导,宪政预备会由任可澄主持。武昌起义消息传到贵阳,张百麟力主响应。时贵州巡抚为沈瑜庆。新军仅一个标,标统董福升已调赴四川“平乱”,教练官杨荩诚和队官赵德全素具革命思想,尤其赵德全从湖北新军中来,闻武昌起义,亟欲立刻响应。地方人士恐两派得势,将成水火,特派代表说服沈瑜庆反正,沈不允。新军即于11月3日夜间起事。巡防营统领袁保义逃走。4日成立都督府,推杨荩诚为都督,赵德全为副都督。又设枢密院、立法院等机构,互为牵制。枢密院由自治派主持,立法院为宪政派统驭。杨荩诚接近宪政派,赵德全倾向自治派,因此正副都督不能合作。杨荩诚立意求去,众人顺水推舟,决由杨率兵援鄂。赵德全代行都督职权。后来自治学社派张百麟出走、黄洋霖被杀,赵德全被迫去职。革命政权形同瓦解。此后,唐继尧率滇军入黔,政权一直在宪政派手中。赵德全去职后,为宪政派狙击而死。这是革命派打先锋、宪政派接收政权的又一例。
八、上海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四日(1911年11月4日)响应
辛亥六月(1911年8月),宋教仁、陈英士、谭人凤等设中部同盟会于上海。武昌起义之先,湖北党人通过会议决定,派居正、杨玉如二人赴沪迎请黄兴、宋教仁来鄂主持大计,并购置手枪作起义之用。居正、杨玉如都住在马霍路陈其美(英士 1877~1916)家中。上海派人赴香港向黄兴代达湖北同志意。后杨玉如先回,居正留沪等待回音。武昌起义后,谭人凤、居正、宋教仁等先后赶到武昌。上海方面事务统由陈其美主持。光复会员李燮和亦以湖南同乡关系运动淞沪军警起事。陈其美与上海帮会关系很深,又因同志沈缦云熟识沪商董事李平书、王一亭等人,从而争取到商团的支持。陈其美不欲功出于李平书,决定进攻高昌庙制造局。
11月3日,高知白、李英石等人率各商团和青年学生、市民组成的群众队伍呐喊进攻。进入大门以后,局中卫队在楼上抵御,高知白受伤退出,即由陈其美入内交涉。不久,李平书自内出,说陈其美被扣留。群众散归。经过一夜紧张活动,李平书、沈缦云、王一亭等发动各商团,湖北枝江人张承GFAB8组织敢死队,李燮和所联络的军警,11月4日晨从四面八方集中到制造局周围。以夏月珊、夏月润兄弟和潘月樵为首的戏剧界商团,在局侧小屋纵火,一时声震天地,制造局总办张士珩逃走。局内工人在楼上向起义者高呼:“请进来!他们都逃走了。”制造局遂为革命党人所有。李燮和当时被推任临时指挥。当天晚上开会,陈其美被推为都督,11月7日始成立沪军都督府。光复会同志不服,另拥李燮和为吴淞都督,成立光复军,攻宁援鄂,颇著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