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12月9日,谭人凤正式接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并发布《知照》公文,然后便约集有关军事干部开会,商议防御使和招讨使的职权问题。谭人凤主张原有军官一律出缺,由防御使委用;武昌现存械弹服装须报防御使备查;防御使署经费和各部队饷项,每月应由财政部事先筹拨。这三项主张,其意都在抬高谭人凤本人的军事地位,而直接削减了军务部的职权。因此,首先起来反对的是军务部长孙武。孙武原来的意图是利用谭人凤的声望,夺取蒋翊武的军权。不料谭人凤刚刚登台,竟损及孙武的权力。权欲极强的孙武当然不能容忍,便鼓动各部队长官赴都督府陈述意见,说谭人凤既非军人却独揽军权,一旦作战,必误大局。黎元洪照例唯唯诺诺,无可无不可,但在孙武的催促下,黎元洪只得与谭人凤面商,几句恭维话之后,请谭人凤改任鄂省代表,赴沪议和。谭人凤也感到气氛不佳,落得顺水推舟,立即辞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职务,以湖北议和代表身份乘舟东下。其任军职前后不过三天。
孙武利用同盟会的谭人凤排挤了文学社的蒋翊武,又以谭人凤不知兵为借口,撤除其职务,暂时达到了垄断军权的目的。但孙武军事声誉不高,军界要求另推指挥官。12月10日,军政府在教育总会召开军事会议,公举吴兆麟为战时总司令。12月21日,吴兆麟重组总司令部:参谋处吴元泽负责,副官处周定原负责,秘书处李明负责,军法处陶俊负责。这样,湖北军事出现双头领导:军务部长孙武,战时总司令吴兆麟。
12月12日,吴兆麟重新调整武昌防区:第一区司令窦秉钧,辖步队第三、第五、第六三协,马队一队,由青山至大堤口各炮队属其指挥;第二区司令何锡蕃,辖步队第二协、近卫军第一协,马队一队,凤凰山、蛇山、黄鹤楼各炮队属其指挥;第三区司令张廷辅,辖步队第一、第四两协,马队一队,工程第一营,鲇鱼套至石嘴各炮队属其指挥;第一支队司令官罗洪升,辖步队第八协,马队一队,工程第二营,石嘴至金口各炮队属其指挥;第二支队司令邓玉麟,辖步队第七协,马队一队,敢死队第一营;总预备队司令官王安澜,辖先锋军第一混成协,先锋军步队第二协,马队一队。吴兆麟还发出命令,加强武昌城防御。又令水师统领赵均腾,派水师一营占领煤炭港至东江垴,防御由汉阳门北来之敌;以一营防御坪场峰及柳关附近;以两营防御新堤至沔阳香炉山、黄陵矶一带;以一营防御邓家口及新洲对面之青滩附近。又令江西援军冯嗣鸿部占领阳逻、仓子埠。
三、北伐军组成及北伐夭折
1911年12月中旬,各省留沪代表举行会议,举黄兴为正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后又改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黎元洪便以大元帅名义,将全国民军编为四支大军,统归大元帅节制,大本营设于武昌,以北京为进攻目标,部署北伐:一军由武昌向武胜关进发,一军由山西、陕西出河南,一军由江宁出颍宿,一军由秦皇岛进军北京。黎元洪还提出从武昌出发的这支军队的具体作战计划是:以主力固守武昌,乘机转入攻势,以一部由武昌下游赴黄陂方面,一部由武昌上游赴孝感方面,威胁阳夏清军侧背;湖南、广西、南京、江西、安徽各省援军在武昌上下游集中,集中日期应在停战时限以内。
12月27日,战时总司令吴兆麟下令各部在各自负责的区域严加防守。12月30日,黎元洪以大元帅名义发出命令、通知各部:明日“午前八时停战期满,如不续行停战,准备以主力防御武昌附近,以一军向孝感进展,攻击敌之右侧。”其他如吴兆麟部、李烈钧部、赵恒惕部、分别从左右两翼包抄北洋军,海军则在阳逻、青山游弋,援助右翼军渡江袭敌。
正当“北伐”紧张准备进行之际,上海议和会议“继续停战”的电报到达,黎元洪又令各部在原地停止待命,并电饬各军,严守原有阵地,不得袭击敌军。
1912年1月5日,清军自汉阳撤退,6日自汉口撤退。英国领事通知黎元洪:清军撤退时,民军不得追击。南京临时政府又致电黎元洪,清军已获命令准备作战。和议难成,势必用武力解决。被搁置的“北伐”又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
1月8日,黎元洪召开军事会议,组织北伐军,以战时总司令官吴兆麟为北伐军第一军总司令官;右翼军李烈钧为北伐军第二军总司令官;左翼军赵恒惕为北伐军第三军总司令官。第一军所辖为鄂军第三镇,即原第三防区各部,另增混成协第八协、机关枪一营、督战敢死队一营、护军队两队、卫生队六分之三部。第二军所辖为皖军混成标,浔军混成标及混成营,赣军混成协,宁军第一镇,鄂军第三协,卫生队六分之一部。第三军所辖为桂军混成协,湘军混成协,河南奋勇军混成标。卫生队六分之一部。长江舰队司令官马埙钰率楚泰、楚观、楚国、江贞、江元各舰。防御各处部队为第一混成协,步队第四协,步队第一协及先锋队一标。留守队为步队第七协、第二协,近卫军一部,炮队第一、第二标及工程营各一部。
1月11日,黎元洪以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名义下令准备北伐。对第一、二、三军下达进军命令。驻扎武昌的第一军于12日开始移动,吴兆麟本人也定于13日上午从洪山出发,准备经阳逻向黄陂前进,以攻击集结在孝感一带的北洋军主力。正在这时,武昌城内又展开了新的夺权斗争。
自1911年12月吴兆麟出任战时总司令后又任北伐军第一军总司令官,军务部长孙武恐其权大难制,请黎元洪调吴兆麟为第四镇统制。吴兆麟不受,并坚辞总司令职。黎元洪又调吴兆麟任大元帅府参谋总长,以孙武为北伐军第一军总司令官。孙武既已达到免除吴兆麟第一军职务的目的,而他本人又不愿放弃军务部长大权,乃保荐杜锡钧代理北伐军第一军总司令官。
1月15日,大元帅府对武昌各部队进行重新编组:张廷辅为第一支队司令官,邓玉麟为第二支队司令官,熊秉坤为第三支队司令官,高尚志为总预备队司令官,何锡蕃为武昌守备司令官。黎元洪命令各部利用停战期间,做好战斗准备,俟开战时即行渡江,第一支队占领谌家矶、岱家山一带;第二支队占领汉阳兵工厂,警戒琴断口、三眼桥;第三支队占领麻城;武昌守备队保守武昌城内外地面。又令兵站总监、军务部、交通部积极准备战时所需粮秣、军械和交通器材。
1月17日,鄂军河南籍军官马得胜、马骥云、刘风同等,以鄂豫毗连,鄂省首义,河南寂然,深引为恨,在河南旅汉同乡的支援下,报请鄂都督府组织河南奋勇军赴豫,作为北伐之助。黎元洪当予批准,并规定出发路线为:走新沟、云梦向孝感以北;或经应山向广水;或过平靖关向信阳。
总监察刘公,认为黎元洪已任副总统兼陆海军大元帅,总监察一职,实无存在必要;且不愿居武昌是非之地。屡次向黎元洪表示:如能躬率一旅,出襄阳邓县北伐,实所深愿。1月24日黎元洪委刘公为北伐左翼军总司令官,带部队两标,会合季雨霖部,向北进攻。河南奋勇军,亦受刘公节制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