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四)湖北新军编制
清末新军编制,“镇”相当于师,“协”相当于旅,“标”相当于团,“营”即营,“队”相当于连,“排”即排,“棚”相当于班。新军官制共分九级,计提督(提台)、总兵(镇台)、协统(协台)、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九级。九级之外,尚有外委。
湖北因地势冲要,清廷原拟在该省设置新军常备军两镇, 张之洞遂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混合各营,改编为常备军两镇,每镇步兵两协,炮兵三营,骑兵二营,工兵一营,辎重兵一营。每镇每年正饷银五十五万四千三百三十八两。募兵先取本省,每营一队,均选募一府或一县人丁,三年发照退伍。每镇暂虚步兵一协,酌减炮骑工辎各营,余俟扩充。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陆军部计划将全国军队整编为三十六镇,湖北原有之第一镇,改编为陆军第八镇,辖第十五、十六两协,原第一、二、三、四各标改第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标。马队第一标改马队第八标,炮队第一标改炮队第八标。工程第一营改工程第八营。辎重第一营改辎重第八营。第八镇官佐702员,兵额11 204人,以张彪为统制官。
湖北原有之第二镇改编为第二十一混成协(相当于独立旅,步骑炮工辎各兵种齐备,较普通属于镇下之协为大),兵额4 896人,辖第四十一、四十二两标,马队第二标第一营改马队第十一营。炮队第二标第一营改炮队第十一营。工程第二营改工程第十一营。辎重第二营改辎重第十一营。第二十一混成协官佐288员,兵额4600人,协统为黎元洪。
(五)精锐之师
经数年编练,湖北新军渐具近代化军队模样。
光绪三十年底(1905年初),练兵大臣铁良(1863—1938)视察湖北新军后,称其“编练未久,军容炳耀,已壮观瞻,洵可为沿江各营伍之冠”[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总第5301页。]。
外国军事观察家也盛赞湖北新军,认为其洋操队的编队操演和武器运用“可与最好的德国军队相比”,它的士兵的体格训练“远较法国军队为优”,它的工程兵“与美国陆军工程兵的训练相似”,虽然在野战演习与战斗训练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这已是“全中国最好的”军队。[参见[美]拉尔夫·尔·鲍威尔《1895-1912年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中译本),第132~133页。]此说虽有溢美之嫌,但称湖北新军是“全中国最好的”军队,并不为过,可与之并誉的只有北洋新军。
张之洞本人也自得地说:
湖北自丙申以后,即尽屏弃旧习,以西法练兵,故今日湖北陆军,东、西人来观者,皆言甲于各省。[ 《抱冰堂弟子记》,《张文襄公全集》,北平文华版,第228卷。 ]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河南彰德举行南北两军大会操。北军参加会操的是直隶总督袁世凯编练的第三镇,南军则是张之洞训练的第八镇,南军行前,张之洞在吴殿英陪同下到演兵场检阅壮行,各国驻汉口领事也应邀参观。湖北新军身躯精壮、戎衣整齐、军械精良,马步、、枪炮各兵种技艺娴熟,攻防战术运用得当。不仅令中国官员耳目一新,也使外国领事拍手惊叹。彰德会操中,鄂军射击获最优等奖励。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新军到安徽太湖秋操,清廷派荫昌、端方为阅兵大臣,北军总统官徐绍桢,南军总统官张彪(实由黎元洪指挥),操演三天,北军三战三败,南军三战三胜。
由于湖北组练新军较早,成效显著,成为各省新军建设的榜样。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令河南、山东、山西选送军官赴直隶受训,江苏、安徽、江西、湖南选送军官赴湖北受训,学成回省仿行。又命张之洞与袁世凯“互相讨论,参合中外,另订画一操法,名曰‘中国操典’”。各省在建立新军时,并向湖北调用军事干部。如调往贵州的有袁汉三、曾广开、施化龙、萧鸿斌、袁定国等二十余人。调往新疆的有杨缵绪、徐建国、张英杰、陈全胜、邹浩如、桑长清、周福成等五十余人。南京成立第九镇,除王遇甲、敖正邦调往外,还有萧先胜、汤永祥、常鸿升、谭承绪、雷彪、周保林、葛得发、胡全胜等多人前往任职。安徽成立混成协,余大鸿往任协统,李效纲、周锦卿、任振鹏、廖国藩、杨荣胜等十余人,亦调赴皖。高蕓田、吴云藻、沈澄鑫、周全山等十人调江西充任队官。湖南新军是黄GFBAC鸣去开办的。广西成立新军,调吴元泽、云洪胜等多人。苏州成立混成协,调陈得龙、曹进、周鸿胜、仇俊GFEC2、赵义振、蔡玉亭等。第五镇的萧耀南和后来回湖北任统制的黎本唐,原是湖北工程营的士兵。奉天混成协统领蓝天蔚系鄂军标统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