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分站 > 辛亥文献 > 专著连载 > 《辛亥首义史》(连载39)

《辛亥首义史》(连载39)

辛亥革命网 2015-06-15 13:4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冯天瑜,张笃勤 查看:21009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于派荫昌率领第一军大举南下;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进入武汉江面。自此,清军与革命党人所领导的民军在汉口、汉阳交战四十多天。

  第六章 阳夏战争

  八月十九武昌城,起了革命军……

  清廷吓得心胆战,遣将帅,发救兵,

  陆军派荫昌海军萨镇冰,屯兵不敢进,三战三败笑杀人。

  中原十数省,不月皆反正,江水汉水清,历史增荣名。

  ——华航琛词 沈心工曲 《光复纪念》

  《共和国民唱歌集》,商务印书馆1912年6月第二版

  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于10月12日派遣陆军大臣荫昌率领由陆军第四镇、混成第三协、第十一协编成的第一军大举南下;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巡洋舰队及长江水师溯流而上,进入武汉江面。自此,清军与革命党人所领导的民军在汉口、汉阳交战四十多天。汉口古称夏口,因而这次在汉阳、汉口发生的战事被称作“阳夏战争”。

  阳夏战争是辛亥革命期间爆发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这是以同盟会为旗帜的革命派与清廷及袁世凯所代表的专制、买办势力之间展开的殊死较量。革命与反革命两大营垒,都充分意识到这是带有决战意义的一役,所以都全力以赴——湖北军政府成立伊始,即作出“先击攘汉口之敌,渐次向北进攻,以阻止清军南下”[ 《湖北军政府都督命令》,转引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的战略部署;湖南、广西、江西等省起义者也派遣援军赴鄂;中部同盟会组织者谭人凤率先赴汉,同盟会领袖人物黄兴偕宋教仁等也兼程赶至战火纷飞的武汉前线,参与军政指挥。至于清廷方面,则视阳夏之役为“存亡关键”[ 《武昌起义清方档案》,《辛亥革命》(五),第342页。],声称“今日必以急复武昌为第一义”[ 《武昌起义清方档案》,《辛亥革命》(五),第406页。],并将军事上的最后血本几乎全数投入,遂“势成孤注”[ 《武昌起义清方档案》,《辛亥革命》(五),第433页。];而那个在河南彰德蛰居二年多的袁世凯,却把阳夏战争看作自己东山再起,进而攫取全国政柄的绝好机会。

  阳夏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增派军舰前往武汉江面,最多时达到二十艘(英国八艘、德国五艘、美国三艘、日本二艘、俄国一艘、奥匈帝国一艘),时刻准备进行武装干涉。列强对于阳夏战争的进展极为关注,武昌起义后两三个月内,日本驻汉口总领事馆向日本政府发出七十一份情报[ 《日本驻汉口总领事馆情报》,《辛亥革命资料》(《近代史资料》1961年1号)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49~625页。];英国驻北京公使朱尔典向英国政府发出一百四十三份情报[ 《新译英国政府刊布中国革命蓝皮书》,《辛亥革命》(八),第245~420页。],充分显示了列强对阳夏之役的重视。他们通过幕后活动和公开干涉,力图将这场中国的国内战争引向符合帝国主义在华长远利益的轨道。

  二十世纪初叶,中国大地上活跃着的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上阳夏之役的舞台,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性格特征。而这次战争积极的与消极的结果,都对辛亥革命后一个长时期的中国政治格局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无论就近代军事史,还是就近代政治史而言,阳夏战争都值得认真研究。

  第一节 汉口争夺战

  阳夏之役的第一阶段,民军与清军在汉口展开了十余天激烈的拉锯战。这便是“汉口争夺战”。

  一、民军初战告捷

  武昌起义以后,武汉三镇的军事形势曾十分有利民军。当时,清廷中央军(北洋六镇)多集结于直隶,一时未能进入湖北境内;而武汉一带,由于瑞澂、张彪等军政要员逃离省城,忠于清廷的军队多作鸟兽散,仅在汉口郊区刘家庙火车站一带龟缩着从武昌仓皇逃出的第八镇统制张彪所率辎重第八营、教练队及其他残余部队;此外,10月10日接瑞澂电令的湖南岳州夏占魁巡防营乘轮船于12日抵达汉口,集结在刘家庙;13日奉调抵汉的河南混成协协统张锡元所部两营及巡防营一营也抵达刘家庙。这些部队不仅军力单薄(总数二千多人),而且兵无斗志。

  民军方面,10日晚占领武昌全城后,又于11、12两日相继光复汉阳、汉口。与此同时,党人一面着手建立军政府,一面扩军四协,准备应敌。其中第二协何锡蕃部已驻扎汉口西商跑马场(今解放公园)一带,司令部设铁路外刘家花园,积极作向刘家庙进攻的准备。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