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七、郧阳光复
郧阳位于湖北北部,与四川、陕西、河南三省毗连,层峦叠嶂,地瘠民贫。1911年9月,清湖广总督瑞澂为分散新军中党人力量,将第二十九标第三营调驻郧阳。该营在管带张楚材率领下,9月10日出发,10月3日到达郧阳。10月10日武昌起义,瑞澂和清兵备道喜源先后电郧阳知府伍铨萃严防革党。伍与张密商,再将军队分散驻防。该营党人代表樊精纯拟约集同志商议应付办法,但当时调防命令已下:前队由队官庞成功率领开往竹山;左队由督队官樊之淦率领开往房县。10月底,喜源又电令张楚材率右队驰赴襄阳听调;并饬以其后队之一、三两排由排长陈得元、马良驹率赴保康驻防。留郧阳者仅后队队官党人沈权,司务长康代瀛,司书郑家荣和士兵半队而已。
伍铨萃见陆军兵力分散,借口土匪猖獗,集中团防一百六十名充作卫队,又传谕城乡添募团防二百名,由候补道王明德率领,名为保护地方,实为监视陆军兵变。沈权率此数十人,外防土匪为乱,内恐清吏暗算,正感难以应付,张楚材来电,令沈权移居房县。沈与康、郑二人商议,认为后队一去,郧、襄将与南阳联成一气,殊于民军不利,地方参事会聂炳基、翁人健、李国钟、刘震川等人,素主反正,亦留沈权勿他去,并请由城外移驻城内。沈为充实兵力,将保康半队调回。晚间巡查时,上半夜穿皮鞋,吹洋号,以示军威;下半夜着布鞋,屏声息,而定人心。
其时武昌出版的《中华民国公报》已传到郧阳,军中同志摘要油印,分发士兵阅读,并张贴市面;而清府署则对武昌文电密而不宣,只公布喜源的诳电。士兵怒不可遏,欲杀伍铨萃以除害。沈权竭力劝导,望暂时忍耐。郧县知县滕松见大局如此,采取调和主义,于11月13日召集士绅开会,决定对党人暗表同情,俟襄阳光复,再挂白旗。翁、聂等人当到沈权处商讨对策,决定用参事会名义遍请各界人士于14日在参事会商议。
14日上午九时,到会者五六十人,事先预作布置:只准入,不准出。开会时,先由驻军代表沈权讲话,沈简要讲述革命道理,最后指出:伍铨萃如再反对革命,当以手枪对付。会上有人表示赞成,或谓暂时不宜公开。翁人健见沈权脸色突变,即大声说:大丈夫作事,当有一定方针,要为满人,即为满人;要为汉人,即为汉人,作壁上观,既非黄帝子孙,也不是清朝忠臣。如赞成反正,请即明白表示!聂炳基当即取出准备好的柬帖,上书“兴汉灭满”四字,愿表同情者,书名于后。沈权首先签名,其余人挨次签名;复派人请伍知府与会,滕知县和其他官吏以迫于形势,只好签名。并由伍铨萃出具不得自相残杀字样交沈权收执。
签名后,与会热心人士,沿街宣传,悬挂白旗。组织军政分府,推伍铨萃任军政分府总裁,沈权为司令官,樊之淦为军务支部长,陈得元为参谋支部长,庞成功已先在竹山举义回郧,至是被举为军事顾问官。大事略定,举康代瀛赴省报告。行至安陆,遇招讨使季雨霖,领回各县新印。所有驻郧属队伍,合编一协,庞成功任统领,沈权、陈得元分任标统。时陕西民军告急,河南尚为清有,郧阳受到严重威胁,正议如何出兵,适奉季雨霖电令会师北伐,当以庞成功为北伐支队长,第二标第一营管带孙某率敢死队为前锋,先向潼关进发;第二标第三营管带赵某、第一标统带沈权和康代瀛教练官,各督所部跟进。河南淅川属之紫荆关为入潼关必经之道,清军管带任某,扼守甚力,沈权认为难与力争,因命康代瀛于旧历除夕冒雪单骑入关,说服地方绅民为内应。清军闻风宵遁。次日(1912年2月18日)紫荆关为民军所有。22日庞成功命陈得元率部光复淅川。方拟乘胜前进,而停战之令下,庞成功以次无不茹痛返郧[见《郧阳光复始末事实》,《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第18~24页。]。
郧阳所属各县,房县于11月26日在驻军樊精纯领导下反正,竹山在庞成功主持下于11月6日反正,竹溪、郧西、保康于11月下旬改制。
八、安陆光复
武昌起义前,第二十九标第三营自武昌移驻郧阳,10月底,军中同志得武昌电,就近会合刘温玉统领所部,处置清襄郧兵备道喜源,刘温玉既不敢逮捕喜源,更无意与第三营党人合作。而喜源为防范党人起事,借故把第三营分割使用。喜源先令张楚材率所部后队驻襄阳,担心变生肘腋,复令开驻安陆。马队第三营也驻襄阳,管带孙长龄对张楚材说子弹被缴存情形,彼此虽未明言反抗,内心各怀不满。张至安陆,喜源饬安陆知府桂荫会办营务,张更感压力很大,欲有所举动,苦于实力太小,适得季雨霖函,即复书请援。
11月中旬,民间盛传武昌民军将到,巡防营疑惧不安,张楚材因与樊松商议进行办法。樊为陆军特别小学堂学生,安陆有其同学田文荃、田文蕖兄弟,在地方颇有势力,因建议先从联络地方人士入手。张托樊全力以赴。通过田的关系,串通了府署卫队。11月25日晨,张派队官张胜祥、排长赵振汉、杨得元、刘德魁等率兵分守四城;自偕马队排长白永奎,进攻府署。卫队倒戈,桂荫逃至学宫自缢而死。刘温玉自张截港被刘英所率民军击败后,全无作战能力,张楚材率小股士兵攻打府署,刘温玉误为民军大部队开至,慌忙携带亲丁夺门而逃。巡防各营溃散。
张楚材顺利占领安陆,于是设军政府,称大总裁。派樊松赴省告捷,并献进取之策。鄂军都督府得报,仅委张为驻安陆支队长,酌编军队。张楚材嫌支队长名称太小,仍以大总裁名义扩编队伍为三个营,以全明汉、柴得贵、张胜祥分任管带,诈称五个营。清军统领刘温玉为了掩饰自己败逃的责任,也夸大张楚材的兵力,喜源闻言,十分害怕,离襄而去。马队管带孙长龄电约张楚材率部赴襄阳,张部行至中途,闻光化军已到达襄阳,乃折返安陆。[见《郢中战史》(安陆府光复纪实),《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第11~14页。另参阅民国修《钟祥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