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十、 招讨安襄郧荆
(一)季雨霖出任安襄郧荆招讨使
安襄郧荆,指安陆、襄阳、郧阳三府和荆门直隶州。清廷于其地置安襄郧荆兵备道,武昌起义后,鄂军都督府亦设安襄郧荆招讨使,以拱卫武汉,免西顾之忧。首先提出这一建议的是枣阳人陈重民、高仲和和襄阳人张英。其议即由该属人士提出,人选自以此数府人担任为宜。军政府先拟推枣阳人王安澜(1876~1924),但黎元洪不放行;后乃决定由荆门人季雨霖担任招讨使一职。
季雨霖(1881~1918)曾在将弁学堂学习军事,参加日知会,旋充湖北新军三十一标三营督队官。1906年萍浏醴起义失败,被株连入狱,因病由协统黎元洪保释,走河北、四川、辽宁、黑龙江等省,从事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后,回鄂任标统,又任湖北军政府顾问。季雨霖人缘较好,于11月被委为安襄郧荆招讨使,同志对他寄予厚望,季亦觉义不容辞。他本想请以步兵一标、炮兵一队随行,因汉阳战事吃紧,难以抽调,只好率僚属六十余人和步兵一营出发。11月20日首途,11月24日到仙桃镇,以该处善堂为行辕。
季雨霖从武昌出发时,所奉都督府公文,仅规定设置参谋、参议、书记、侦探及顾问等人员。且经指派张难先、李长龄、施化龙三人为顾问官,陈雨苍为军事参议;谢超武、童绍基、何宗海、谢经德、耿毓英、朱大铸、高仲和、张英为军事参谋,李桐轩、朱海澄、胡金山、耿世全为侦探,陈重民、邢子文为秘书。季又约汪秉乾、钟鸣世、毛凤池、江兢飞、杨澧、李澍、李仪吉、阙龙、顾鸿、杨炳文等随行。至仙桃镇后,投效者日多,始分科室办事。
季雨霖出发前,曾遣胡金山、耿世全沿途收集散兵,共得一百多人,编为先锋队。
招讨工作内容如下:
一、安慰士绅、镇抚百姓;二、集溃军,招逃勇,收枪械子弹;三、禁民间私藏军火;四、招降,不准滥杀满人;五、缉匪,勿使滋扰地方;六、切禁勒筹军饷;七、严拿匪徒;八、通用官票、小票。[高仲和:《北征记略》,《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第127~128页。]季雨霖招讨之际,荆襄一带革命党人已组建一些军队,张难先回忆说:“时刘英丹书集少年数百,称副都督于襄河一带,梁钟汉亦称总司令,有众数百,李亚东亦称司令。因说雨霖与彼辈联合以厚其力。雨霖然之,游说刘、梁、李,果以部队交招讨使改编,受其节制,军容始振。”[张难先:《义痴六十自述》,《张难先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2页。]
(二)梁钟汉、刘英、李亚东三部编并
汉阳民军知府李亚东(1873~1936),继宋锡全之后,亦弃职出走,沿途收集散亡。李先投奔汉川梁钟汉,梁骂他弃城不守;李无可奈何又率部到仙桃镇附近龙华山暂驻。季雨霖至,李亚东请见,季不理,李欲逃。张难先与李亚东、季雨霖均日知会同志,张代李向季疏解,季许以戴罪图功,将李卫兵二三百人编为一个营,由胡玉珍任管带。[高仲和:《北征记略》,《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第122~123页。]京山刘英所部败刘温玉后,分驻仙桃镇、张截港一带,陈重民与刘英在日本时为同盟会老友,建议双方合作,刘慨然允诺。梁钟汉与季雨霖曾共患难,起义后又有预约,梁部由汉川率部来归。于是编刘英部为三个营,梁钟汉部为两个营。此即招讨基本武力。李亚东、张难先、刘英、梁钟汉并为顾问。刘英兼军务处长,梁钟汉兼政务处长,张难先兼财务处长。张不肯就,改以汪济舟为处长,张专管收支。
刘温玉自张截港败后,与张楚材同住安陆。刘温玉为湖北老军伍,季雨霖1907年被捕,刘曾力保。故季雨霖令秘书作书劝降,略谓:
此次革命,非昔日三藩可比,且湖北轮轨辐辏,海军尽归我有。在今日为大清计,虽睿亲王多尔衮复生,亦不能善其后。天意厌清,人心思汉,足下试问襄樊防营,孰与北洋六镇?武汉咫尺,孰与幽燕隔绝?寄命胡虏,孰与全军归汉?此中成败利钝、芳臭荣辱,不待智者而后知云云[高仲和:《北征记略》,《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第136页,此处摘引大意。]。
张楚材荆门人,与季雨霖同里,季以乡谊,亦作书劝其合作。两函均由汪尧卿送达。
刘温玉与张楚材所部军分新旧,各不相谋;喜源又倚重防营,嫉视新军,故调张楚材下戍安陆,使与郧阳本营隔绝。张楚材心中不定,接季雨霖来函,遂欲乘隙消灭刘温玉;刘温玉得季雨霖来函见未言及张楚材,亦疑张已与季通款,将于己不利,当晚即率所部启北门而逃。张楚材又经荆门人陈雨苍和汪尧卿劝导,且言其家小已妥为安置,故决复书,并乞援兵。季乃派全明汉率一营前往支援张楚材。
(三)沙洋分兵和安陆戡乱
12月6日,招讨使季雨霖一行进驻沙洋。当时的形势是:第一,王国栋自襄阳逃出,张国荃占有襄阳,并与季部相抗衡;第二,黄益安,向季报告说陕西军事吃紧;第三,宜昌唐牺支因攻荆州不下,连电请予协助。这样,在招讨指挥部内,就北进还是西援,发生了争议:季雨霖与其他非襄郧籍同志,愿意西援,企图在攻荆州战役中得利。高仲和、张英、耿毓英等襄属同志,则力主继续北进。由于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季雨霖率众西援;另以高仲和为参赞,耿毓英、张英为助,组织军务处,代表招讨使,率先锋队北上。
12月14日,季雨霖等抵沙市,时清军已降,已经进驻荆州的唐牺支部民军以主人身份接待季雨霖,季却以长官自居,不征求唐牺支同意,即派李亚东为荆州府知事。又提沙市存款十二万元。而季雨霖所重用的施化龙在清军任队官时,曾迫害文学社同志,唐牺支等人记忆犹新,不免迁怒于季雨霖。双方剑拔弩张,同向湖北军政府上告。都督府严令双方联兵北伐,事态才未扩大。
高仲和所率军务处,经安陆、宜城北行,在途中发生先锋队枪杀张英惨剧,季雨霖深致哀悼,并电黎都督自劾。高仲和等一行到樊城暂住。当地民众控告黄仁菼、张国荃,高置之不理。因高仲和、耿毓英皆枣阳人,在樊城无所事事,想带一部分人回枣阳,改编枣阳驻军,且请成立北伐团。都督府不准。高仲和辞职离去,军务处无形取消。
季雨霖从沙市回到沙洋,资州起义鄂军编一敢死队,由王志祥率领返鄂,归季指挥。季自沙洋北行,由黄警亚押运辎重,道经安陆,驻守安陆的张楚材勒令报捐,黄警亚不服,说张楚材是非法举动。此前,张楚材反正时,曾向季雨霖请援,季派刘英部全明汉营往,全明汉弟全明洪是土匪,被刘英参谋长李济臣所捕杀,全明汉又谋杀李济臣等七人。全明汉归附张楚材,即背叛刘英。因此,张楚材早已与招讨部队有隔阂,再加上这次勒令报捐事,双方关系更加紧张。为了对付招讨部队,张楚材还致电张国荃、黄仁菼,约襄阳驻军共同抗拒季军电文见胡祖舜:《开国实录》。张国荃、黄仁菼未予理睬。
正当安陆处于僵持局面时,季雨霖旧友李廉方、曹进同来季处,季以李、曹二人为张楚材旧识,请往解说;廖宗北、陈子蕙、李蕙田各以乡谊开导,张楚材仍闭城不纳,陈询张真意所在,张楚材提出三条:军队由分府独立支配;民政由分府自主,招讨不得过问;罚黄警亚铜元一万五千贯。陈子蕙等回报,季雨霖均允诺,乃得入城。1912年1月7日,张楚材令兵士抢季部所运铜元。季雨霖忍无可忍,下令攻击。管带胡玉珍单身诱全明汉至营缚之。张楚材闻全被擒,兵心已散,仅携其爱妾而逃。季即斩全明汉于市。张部投诚兵士,分别编遣[见高仲和《北征记略》。]李廉方《辛亥武昌首义记》所说与之有不同处。高是当事人,高文又作于1912年,李书成于1946年,故高文较为可信。
安陆既定,季雨霖乃电都督府对所属军队重加编制如下:第九协统领阙龙,第十七标统带李荣新,第一营管带梅占先,第二营管带陈占胜,第三营管带梅占春。第十八标统带刘铁,第一营管带艾良臣,第二营管带钟仲衡,第三营管带张鹏程。第十九标(标统未定)第一营管带王志强,第二营管带胡玉珍。另有将校敢死队、支队、补充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