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分站 > 辛亥文献 > 专著连载 > 《辛亥首义史》(连载49)(3)

《辛亥首义史》(连载49)(3)

辛亥革命网 2015-07-13 15:17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冯天瑜,张笃勤 查看:20613
1911年9月初,清廷令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端方率湖北新军一部自武昌文昌门登船出发,前往四川扑灭铁路风潮。

  此刻的端方进退失据,力谋自保,原已分赴成都、泸州各部,均经电令集中资州。这时,四川新军中的鄂籍同志与驻资州的湖北新军取得联系,如梁瀛洲已通知资州的湖北新军约期共起,四川新军统制朱庆澜亦电称:四川军队,早经湖北革命同志梁瀛洲、向少倩运动成熟。梁瀛州即梁耀汉,汉川人。向少倩名岩,亦汉川人。朱庆澜字子桥,时任四川第十七镇统制,成都响应,朱被推任副都督。重庆方面,在鄂军西进时,于重庆设有留守处,留守处田智亮等又与重庆革命党人接触。资州起义时机成熟。

  二、鄂军杀端方,资州举义

  全国及四川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端方如坐针毡。11月22日,曾广大在端方授意之下召开会议。曾广大在会上代端方讲话,说端方历官各省,尚少劣迹;湖北军学界对他颇有好感;且端方原为汉人,“先世投旗,原姓陶,籍隶浙江,别号陶斋”[ 《鄂军教导团历史》,《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第213页。]。此次入川,沿途均有关照,现在端方拟带军队北出汉中,扩编成军,到河南再宣布独立。希各部准备开拔云云。士兵代表反对,督队官陈镇藩亦起立发言,指出:河南尚在清廷掌握中,此种说法,万难接受。鄂军回鄂,别无他途。会议草草收场,端方的计划破产。

  散会后,陈镇藩(?~1926)约各营代表赴城外开会,到会者有李绍白、王龙彪、鲁伯超、金鹤翔、杨毓林、陶守瑚、罗乘骥、赵振民、胡浩然、黄以南、陈文俊、王国威、浦无祥、王志祥、任永森、周世忠、丁洪本等二十余人。会上,陈声明他是同盟会员,各士兵代表各抒己见,最后一致决定:即日在资州起义,先杀端方,再回湖北。当夜,陈镇藩向曾广大转达众意,曾仍为端方说情,请免其一死。陈未作答,任永森大叫:“统带不能再讲私情,端方对我们本好,无奈他是满人,又是清朝钦差大臣,我们若不杀他,何以取信武昌同志?”曾广大默不作声。

  11月22日晚间,革命士兵任永森、卢保清(起义后改名保汉)、贾智刚、郭长富、汪启发、叶青山、戴昌盛等数十人,武装集合,跑步到端方行辕,同志杨毓林当值守卫,正好作为内应,一声吆喝,进入端方内室。其时端方文案刘光汉[即经学家刘师培(1820—1920) 。刘1903年结识章太炎、蔡元培,赞成排满革命,改名刘光汉,1907年赴日本,加入同盟会,1908年变节,1909年被两江总督端方收买,后任端方文案,1911年以参议官随端方入川,端方派刘先入成都活动。]已被派赴成都,其余人员大多闻风逃匿,室内仅端方及其胞弟端锦二人。端锦为河南候补知府,新从国外回来到四川随侍其兄。

  11月22日晚的情形如次——

  端方见士兵怒目相向,起身问:“兄弟们意欲何为?”众答:“请发饷!”端方说:“已预备十万元,即日可由自流井解到。”众同喊:“不行。”端方又说:“二十万可以吧?”众答:“请同到天上宫当众解决。”临行,端方还喊预备轿子,众士兵说今非昔比,即挟端方兄弟上路。到天上宫后,士兵们让端方兄弟坐在门内的一条长凳上。端方声色沮丧,对士兵哭道:“我本汉人陶姓[端方自称先世为汉人,系编造。《清史稿·端方传》载,端方“托惑克氏,满洲正白旗人。”],投旗才四代,今愿还汉姓何如?”众曰:“晚矣。”端方 又谓:“我治军湖北,待弟兄们不薄;此次入川,尤特加厚。”众曰:“诚然,但此乃私恩,今日之事乃国仇。”话言未了,其他士兵大呼:“武昌起义,天下响应,汉族健儿,理应还鄂,效命疆场,是何端方,巧言蒙蔽,使我辈处于附逆地位。今天公仇为重,不杀你端方不是黄帝子孙。”卢保清仓卒间觅得菜刀一把,另有人将端方拖到院中阶石上,卢持刀向端方猛砍,因有衣领护颈,连砍十余刀,头才落地。端方死前连呼“福田救我” [曾广大字福田。]不止。任永森从排长汤日跻身上抢过指挥刀,杀死端锦。大家将两颗首级,装在子弹箱内,撒上石灰,以便带回湖北。端方兄弟尸身则塞入薄棺,大书“端儿之尸”四字。[有关杀端方情况,见《陆军少将陈镇藩革命事略》,《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第358页;又见《辛亥首义回忆录》第4辑,第176~178页。]

  前文提及的日本东亚同文书院学生,11月下旬获悉端方在资州被杀的消息,并且得知端方临死前的乞生表现,日本学生发表如下感想:

  听说,端方也不像是一代大臣,临死之前丑态毕露。像端方这样的人看到四周的状况、听到四面的楚歌,居然没有临死的精神准备,还想最后逃走,不能不为之遗憾不已。[ 冯天瑜主编《近代日本人禹域踏查书系》,《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记录》,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6页。]

  这是颇有武士道“死节”精神的日本青年,对中国末代王朝要员的软骨头状貌的评议。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