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共进会原出于同盟会,文学社亦服膺同盟会革命纲领,虽分两派,实属一体。再就其发展而言,文学社由群治学社、振武学社递嬗而成,共进会不少成员亦原群治学社重要分子。两组织的政治目的一致,形势要求又日益迫切,联合既是革命的需要,也有基础和可能。两团体之间最先做疏通解释工作的,文学社方面是刘复基,共进会方面是陈孝芬。刘、陈同是士兵中的知识分子,两人友谊甚笃,无话不谈。刘复基对陈孝芬所说“合则力量聚而大,分则力量散而小”之语,极表赞赏。
1911年初,两组织的个别分子之间,经过十次以上的谈话,双方意见始接近一致。[见陈孝芬1956年8月18日谈话记录。]当时,除刘复基、陈孝芬外,蔡济民、查光佛、梅宝玑、牟鸿勋、陈磊等在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团体间,也“积极往返奔走,多方斡旋,使得两个团体同意推举代表,互相协商”[李白贞:《共进会从成立到武昌起义前夕的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第1集,第515页。]。
二、几度协商
湖北两大革命团体共进会与文学社,于1911年春夏之交举行了几次以联合为主题的协商会议。
(一)共进会、文学社第一次协商会议
1911年4月底,共进会负责人在武昌胭脂巷二十四号机关集会,决定派杨时杰、查光佛、杨玉如同文学社联络。[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37页。]几经磋商,文学社和共进会第一次协商会议,于1911年5月11日(辛亥四月十三日)在武昌分水岭七号(今武昌紫阳街首义路)孙武住处召开。共进会方面出席者有孙武、邓玉麟、高尚志、杨玉如四人;文学社方面出席者有蒋翊武、刘复基两人。蒋翊武说,文学社在军队力量大,联合组织应以文学社为主体。孙武认为,共进会乃同盟会系统,与各省均有联络,本省军队中会员人数,亦不在文学社之下。双方各执一端,未获结果。
(二)共进会、文学社第二次协商会议
分水岭七号会议之后,文学社召开代表大会,刘复基申述了与共进会合作的必要性,又对蒋翊武有所规劝,说比力量,争领导,不利于协商。共进会方面,邓玉麟也对孙武有所规劝。蒋翊武、孙武两人也感到自己的态度不妥。
1911年6月保路风潮高涨,湖北党人乘机加紧活动,联合的必要性显得更为紧迫。两组织遂于6月14日(农历五月十八日)在武昌长湖堤龚霞初家中举行第二次协商会议。参加会议的,共进会有邓玉麟、杨时杰、杨玉如、李作栋等;文学社由刘复基、王守愚代表。因蒋翊武、孙武不和,故两人均未参与晤谈。会上,两团体的代表都表示了合作愿望,杨玉如、李作栋两人的发言陈述相似的意思:“我们两个团体本来是异途同归,现在正是要同归的时候,不能再异途了,只要双方在原则上同意合作,一切问题都可以从长计议。”[李白贞:《共进会从成立到武昌起义前夕的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第1集,第515页。]刘复基、王守愚也说:“我们两个团体都是以排除满人为革命宗旨,本来是一致的,合则两美,离则两伤,譬如风雨同舟,大家都能和衷共济,就能达到目的地”[李白贞:《共进会从成立到武昌起义前夕的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第1集,第515页。],双方还达成“万不可互争党员”的协议[李白贞:《共进会从成立到武昌起义前夕的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第1集,第515页。]。
关于联合的组织领导问题,李廉方的记述是:杨玉如“提议文学社改推孙武为领袖,其社费由共进会补助之。”[李廉方:《辛亥武昌首义记》上,第72页。]对于李廉方的上述说法,杨玉如后来作了如下辨正:“當年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本人曾极力主张,同詹大悲、何海鸣等奔走數月,雙方忠告,幸获兩團體幹部採納。又得蔡济民同志等多人贊助斡旋,始有四月十三日龚寓之會。記得会议時,雙方在極和諧气氛中進行,本人並沒有提出更易蒋翊武的領袖与資助文学社經費的話。因就事实论:共进会只是年正月谭人凤交居正八百元的党费,居收到後,不上三月即已用罄。至四月龚寓会议時,共进会經济已在窘迫中,还想打达城庙金菩薩的主意,本人安敢以空言來誘友党合併。况兩团体初次接洽,即向對方要求更易領袖,本人似不至如此唐突。且領袖問題关系武昌革命甚巨(阅下章自明),龚寓会议距起义時尚早,並無人談及此。本人又与蒋翊武、孙尧卿兩同志都是患难至友,無所軒輊,亦决不至擁孫而反蒋作此露骨的表示。上段敘述,恐係未參與龚寓会议的同志誤听传言,向通志局投稿,李先生援稿編入,致有此分歧。”[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0—41页。]
据李廉方的记述,刘复基在会上说,“文学社社员饷械有着,社费则向例抽提薪饷,无需补助。惟军事指挥,首在情意交孚,改推领袖不便”[李廉方:《辛亥武昌首义记》上,第72页。]。
第二次会议虽较有进步,但由于双方仍存戒心,未能就联合达成具体协议。共进会领袖刘公、孙武以及共进会与会代表杨玉如、杨时杰均为留洋学生,又提出要文学社改推孙武为领袖,更引起蒋翊武等文学社领袖人物的不满,蒋翊武曾对陈孝芬说:“合作固好,但是他们出了洋的人是不好惹的,我们一定会上他们的当。”[见陈孝芬:《辛亥武昌首义回忆》,《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第73页。]可见,两团体的成见甚深,难以在一个早晨消除。
由于当时形势发展很快,不容许在枝节问题上绕圈子,故两团体责成刘复基、邓玉麟二人对联合事宜作具体研究。同时又由杨玉如与詹大悲利用新闻同业设法促进;蔡济民、高尚志等与王宪章、张廷辅保持接触;梅宝玑、查光佛则与蔡大辅、陈磊、王守愚三人多方斡旋,在双方干部中打下了联合的基础。
中部同盟会总务干事谭人凤(1860~1920)在说和共进会、文学社方面也起了作用。章太炎撰《前长江巡阅使谭君墓志铭》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