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一)此三文离首义为时不远,记忆确切;
(二)其时当事人(包括程正瀛、金兆龙)多健在,基本情节彼此佐证极易,不容虚构;
(三)著文者熊秉坤1912年时尚未受名位等因素影响,较可能留下自然、真实的回忆文字。
可佐证10月10日傍晚工八营发难实况的材料,还有报人胡石庵撰于1912年农历二月的《湖北革命实见记》。
胡石庵此文曰,八月十九日(即公历10月10日)午后,获悉彭、刘、杨三人“已在督辕前就义”,胡氏十分悲愤,又见街衢张贴的瑞澂六言韵示,“恨不能扯之下”。当晚胡氏疲极入睡,半夜(已为10月11日凌晨)被人推醒,此人朱思武,胡石庵的湖北天门同乡,时为工程第八营正目,同来的廖翔和,也是天门人,曾留学日本。“时二人面容皆形得意,未待予询,即曰:‘武昌得手矣。’”接着,朱思武详述工八营傍晚起事情形:
适有该营后队二排排长陶启胜巡查各处,窥见同志金君(名兆龙)皮盒内有真子弹数排,吼而起,以掌披金额,曰:“尔谋反耶?”金大怒,狂叫曰:“反!反!即反矣!”即以手叉陶颈,推卧床上。众同志闻声哗起,于是有蒋遂杰、王仲烈、程正瀛等各出枪械,一面呼迫全营起事,一面以枪杆击陶脑,陶晕绝,乃整队下楼。下楼时又有排长张文涛抽刀阻止,立被同志刺死。督队官阮荣发持枪喝住,亦即枪杀,营中他官长相率逃去。同志等乃会合全营兵士整队出营,直奔楚望台。[ 胡石庵:《湖北革命实见记》,见《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第一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工八营正目朱思武10月11日凌晨对胡石庵陈述的工八营发难经过,提到最先与清方军官扭打并枪击者,是金兆龙、程正瀛等,没有提及熊秉坤,这与熊氏早年的文字记载相一致。
从史源学角度论之,熊秉坤撰于1912—1913年间的《前清工兵八营革命实录》 、《九团三营营长前工兵八营革军二正队副队长金兆龙》 、《前工兵八营革军第二正队五支队长程正瀛(即定国)》等三文真实性昭著,胡石庵1912年农历二月所撰《湖北革命实见记》记载的工八营发难参与者朱思武的陈述,可与之相佐证。故应当肯认,打响首义第一枪的是共进会员、士兵程定国(正瀛)。
熊秉坤是工八营革命党人代表,是发难过程的重要组织者,虽非由其打响第一枪,然对首义贡献甚大,理应认作辛亥武昌起义发难单位代表人物,堪称辛亥首义功臣。
三、夺占楚望台军械库
工程第八营打响首义第一枪后,金兆龙、郑汉章、蒋楚杰等分头召集工八营兵众,应者约四、五十人,由熊秉坤率领,出营门,过右旗营房西营门时,熊秉坤依原订计划,放了三枪,召唤驻扎右旗的各标营起事,然后率众,跑步奔向楚望台军械库。
楚望台,又名楚王台,位于武昌梅亭山,在武昌城中和门近侧。相传明楚王朱桢在此筑台遥望京城,寄托对父皇(朱元璋)的思念,因以得名。清末在此处建仓库,将湖北新军的武器库由三佛阁迁此,库存德、日进口及汉阳造步枪和大量弹药,为国内最大军械库之一,由新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派兵把守。
楚望台军械库储存之军事装备略为:
德造七米厘双筒毛瑟枪万余支,
日造六米厘单筒枪一万五千支,
汉阳造六米厘五单筒枪数万支,[ 李春萱:《辛亥首义纪事本末》,《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二辑,第170页。]
弹药无数。
自从传说党人中秋节起事后,湖广总督瑞澂等便格外重视楚望台军械库的防卫,特派纪堪颐、李克果、成炳荣等军官驻库监守。10月10日夜,守卫楚望台的工八营左队党人,闻工八营营房枪响,知已发动,立即占领军械库,监视人员纪堪颐、李克果、张策平见大势已去,乘乱逃走。马荣、罗炳顺等革命士兵立即汇合在一起,排长邝名功集合得百余人,周定原、汪长林亦率领数十人先后赶至,郑汉章、徐干诚复回营集合余众。加上熊秉坤率领自工八营驻地奔来的数十名士兵,总计工程八营参加发难的共约四百人,是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