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分站 > 辛亥文献 > 专著连载 > 《辛亥首义史》(连载32)

《辛亥首义史》(连载32)

辛亥革命网 2015-05-29 10:03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冯天瑜,张笃勤 查看:20875
辛亥首义后列强的对华态度,皆以维护其在华利益为旨归,以此观察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法国驻华代办斐格、日本驻汉总领事松村贞雄的所作所为,便洞若观火,一目了然。

  (二)英国

  老牌殖民强国英国有自己的战略盘算。

  英国当然最希望在中国“建立君主共和立宪政体”[ 渤海寿民:《辛亥革命始末记》1912年刊本,第139页。],但发现“所有一切武力行为,以期恢复旧观,断无可望。”[ 《英使朱尔典致英外交部葛垒文》,《辛亥革命》资料丛刊(八),第336页。]从军事角度,英人也不看好清方,英驻华武官报告称:“以兵法观之,(清)似无可望。”[ 《陆军上校欧特白报告湖北起事情形》,《辛亥革命》资料丛刊(八),第332页。]

  当时以英国为首的英法俄集团和以德国为首的德奥集团,为了重新瓜分世界,正在全力准备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英国为了抗拒德国在欧洲、中近东和北非的进逼,早在武昌起义前几年,就把它在远东的主力舰调回欧洲,而在亚洲采取暂时维持现状的防守政策。英国认为,如果公开出兵帮助面临末日的清朝政府,其结果不仅会把中国革命的烈火引到自己身上,而且还会给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对长江流域垂涎已久的日本和德国以扩张势力的良机。所以,英国自己无力出兵干涉辛亥革命,也不允许其他国家出兵中国。它警告日本,不得单独行动。

  (三)俄国

  沙俄一直对中国怀有领土野心,辛亥革命爆发之初,沙皇政府即认为这是它吞并蒙古、满洲和新疆,实现其“黄色俄罗斯”计划的好机会,并且拟定了军事行动计划,打算第一个出兵中国。但从帝国主义世界政治的全局考虑,沙俄意识到还有一系列更重大的问题需要和英、法保持一致,不能一意孤行,与盟友把关系弄僵。

  (四)法国 与其它列强相比,法国在华兵力较弱,法国外交部及其在华机构认为:“简而言之,在中国,没有哪个列强不能在朝夕之间整整齐齐地摆出多于我们的军事力量。连葡萄牙都派出了配备有炮兵的六百人增援它的澳门殖民地。英国和德国在中国甚至有集结军队的基地,俄国、日本、美国则随时准备派出大量军队。法国却相反,它能支配的军队只能代表一下它的国旗,或者挡一阵子突如其来的攻击,并不能真正地保护我们的侨民。”[《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第7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 ]基于在华武装力量不强,法国对中国革命不愿公然进行干涉,同时也不愿坐视他国乘干涉之机谋取特殊利益,因而,它情愿和英国采取同样的中立态度。

  (五)德国

  辛亥首义后,德国倾向清方最为明显。德国驻华公使向其总理报告:

  大部分东亚德侨,尤其是寓居北方者,对于清室政府表示同情之心,实较对于革命党人为多。[ 《辛亥革命与列强态度》,《辛亥革命》资料丛刊(八),第433页。]

  德国为了把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英、法的力量牵制在东方,所以不仅在财政上和军火上支持清朝政府,甚至直接帮助清政府训练军官并派人帮助清军作战,加强清朝政府镇压革命的力量,以便使中国的战乱长期持续下去。同时,又由于它在远东的经济、军事势力较弱,不愿看到其它强国对中国实行瓜分和控制,从而限制它自己在中国的扩张,所以也反对日本对华出兵,独占厚利。

  (六)美国

  美国的在华势力同德国相近,它在远东的兵力既不及英国,也不及日本,不可能从武装干涉中取得好处。在华盛顿当局看来,大规模的武装干涉只会导致日本这类国家在华势力的扩张和加强,这显然不利于美国在华势力的发展,[ 刘培华《近代中外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13页。]所以10月14日,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司长兰斯福德·米勒即起草了一个对华政策备忘录,其中除了利用亚洲舰队及租界保护在华美国人的生命财产外,明确强调三点,一是在中国争斗的两派之间保持“严格的中立”;二是反对某个外国的单方面干涉;三是遵循各国一致确定的“共同方针”,共同商定“一致行动”的原则。这一原则,一来可以抑制日本独占侵华权益的野心,二来能够暂时协调列强之间在华的矛盾,三来便于一致对付中国革命,因此得到各国的同意。

  孙中山在美国从报纸获悉武昌起义消息,立即对列强的态度分别作如下判断:

  美、法二国,则当表同情革命者也;德、俄二国,则当反对革命者也;日本则

  民间表同情,而其政府反对者也;英国则民间同情,而其政府未定者也。是故吾之外交关键,可以举足轻重为我成败存亡之所系者,厥为英国;倘英国右我,则日本不能为患矣。

  予于是乃起程赴纽约,觅船渡英。[ 《孙中山全集》,第六卷,第245页。]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