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四、集贤馆
武昌起义,各地前来投效者甚众。军政府于10月12日晚间成立一招纳处。13日招纳处奉令:勿论文武员弁,有一技之长,即送府委用。同时派吴醒汉、高震霄、蒋秉忠三人经管其事。吴醒汉招待军界,高震霄招待政学两界;所有条陈文件,则由蒋秉忠汇总转呈军政府。14日,吴、高两人分别带领一批军政人员到都督府和政事部任用。投效人员络绎不绝,15日一天即有四百多人。不久军政府改招纳处为“中华民国鄂军政府集贤馆”,并拟订《集贤馆试办章程》,规定集贤馆的任务是,“招集文武贤才,襄助军政,共图大业,建立共和民国为宗旨”[ 《中华民国公报》1911年10月。]。
集贤馆馆长原为周德宜,副馆长为蒋秉忠。11月15日,周辞蒋继,茹用九为副馆长。茹调内务部,谢石钦调军务部,馆内人事,复作调整。科长、科员大都为投效人员。
集贤馆规定,投效人员须备具说帖,日分三次送呈都督核阅,分部委用。10月16日奉命选送擅长德、法语文者三人,赴汉口办理交涉。10月25日投效人员金鸿钧倡办独立将校决死团。汉口战事失利时,册送精于射击的投效人员三十余人,由张振武副部长委用。内务部先后请选送县知事人才,被选用的有崇阳知事茹用九、寿昌知事王云龙、蒲圻知事黄GFECC、天门知事黄应龙等。11月中旬共奉命选送四百余人,其中任战地调查员的二十余人,任督战员的三十余人,到街市演讲的四十余人,深入敌方作侦探的七人,派赴江、浙、皖、赣各省的三十余人,补充学生军一百二十人,调司法部和警察署的九十余人。11月24日奉军务部令:汉阳战事激烈,后继需人,又选择集贤馆人员中有军事才能者七八十人到都督府听候检验。这批人当夜随张振武副部长渡江助战。12月1日敌军炮击武昌,走散的机关人员,由集贤馆中备用人员接充。[ 参见《中华民国公报》1911年11月12号。]
当时各报广告,全是投效和寻人启事。政府设的招待所和私人开的旅馆栈房,无处不满。有朋友亲戚同乡关系的,都尽可能予以食宿方便。武昌起义不仅吸引了湖北全省,而且也吸引了全国的有志之士以及留学生和海外侨胞,他们都以能参加这一革命战争为无上光荣。可能是由于投效人员众多,流品良莠不齐,11月27日《集贤馆牌示》云:
照得本馆为汲引人才机关,原为招集贤才,共襄大举,本非广厦万间,来者不拒。投效诸君,必有一技之长,足裨军政,受人欢迎者,始来投刺书名。若自问平平无奇,文武两路均乏资格,则不如早觅他路。壮健者,或赴各营招募处报名,充当新兵,或各就所长谋他艺业,均足以利用民生,有益军国,慰同胞各尽义务之热忱。若必使侥幸投馆,则本馆原非养闲之地。即使侥幸取录备用,将来临报考验时,切实查验时,仍归淘汰,终不免投闲置散,届时既虚费光阴,又重滋烦扰,窃为诸君不取也。[ 《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
停战议和,军务部提请裁撤,集贤馆中职员和备用人员,一律分发各部任职。总计自10月11日到11月底,投效人员约一万人,收到条陈说帖三千余件。[ 参见《中华民国公报》1911年11月12号。]
五、中华民国公报馆
10月13日,即武昌起义的第三天,共进会员、湖北利川人牟鸿勋(1889—1927)向黎元洪建议出版报纸,扩大革命宣传,黎意是无可无不可。当日湖北军政府以都督黎元洪名义,谕令牟鸿勋、苏成章、周之翰等筹办政府机关报。牟鸿勋为两湖总师范学生,曾在共进会、文学社联合中发挥作用,在党人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军政府决定由牟约集同志进行筹备。开办经费600两银和每月津贴由军政府开支,地址在武昌大朝街68号,即原来的官纸印书局。牟鸿勋为总经理,任素为副经理;张樾为正主笔,写社论、核电讯稿,张祝南(肖鹄)为副主笔,写时文、核省内外新闻稿;编撰有蔡良村、蔡寄鸥、朱峙三、刘复、邢伯谦等人。另有会计、庶务和发行人员。以后,牟鸿勋调职,张樾继任总经理。参加报馆工作的还有张世禄、黄负生、熊铁华、龙云从等人。
《中华民国公报》于10月16日创刊,作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机关报”,对开两大张,四号字铅印。报头两侧小字:“本馆开设武昌大朝街(今紫阳路东段——引者)门牌六十八号”,“每日二大张,取铜元一枚”。以黄帝纪元,并用公历,所标年月,有如下例:“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九月二十三日(第二十九号),阳历一千九百一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号,星期一。”
大朝街报馆门首张贴对联(张祝南撰),左联“与民公好恶”,右联“为国报平安”,横批“光复中华”,将“中华民国公报”六字嵌镶其中。往来报馆人士皆品赏此佳联。
《中华民国公报》的《出版简章》规定,该报“以军政府之宗旨为宗旨,大要以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改建共和民国为主义”,初期禁登广告,主要刊登政府文告命令,并发表政论、时评,每日发行4000份,起过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其创刊号运抵上海,《民立报》将《中华民国公报》报头、《本报特别启示》、《本报出版简章》、《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等,缩印于头版,下书“武汉革命军新报纸之缩本”,使武昌起义及湖北军政府为海内外读者所知晓,也扩大了《中华民国公报》的海内外知名度。
《中华民国公报》1911年10月30日发表以“孙中山大总统”署名的《布告大汉同胞》(实为查光佛撰),声讨清廷,赞扬“鄂军代表竟首举义旗矣,我各省同胞竞同声响附”,号召“直抵黄龙府“建立共和国”。此书发生颇大影响。
至1911年底,因孙武与黄兴不睦,孙武迁怒孙中山,孙武即利用公报作反对孙中山的工具,报上有时把孙文写成孙汶,对黄兴只称作“南洋志士”或“南洋代表”,均有贬意。孙武下台以后,《中华民国公报》渐为黎元洪掌控。但《中华民国公报》反袁、反革党文章交替发表,如12月20日发表《袁贼之反复无常》,揭露袁世凯在南北议和间的虚伪狡诈;12月21日又发表《论汉奸发生之原因》,指革命党人“翻手云,覆手雨,瞬息之间化为汉奸”,这正显示了当时两种政治派别的力量相持于湖北军政府。值得一提的事件是,副主笔、湖北鄂城人张祝南(肖鹄,1882—1966)不顾馆内拥袁倾向,撰社文《中华民国大总统当推孙逸仙论》,刊发于《中华民国公报》十一月初十日(12月29日),标举拥孙反袁的旗帜。终因宗旨不合,张祝南辞职,协助张越编辑反袁批黎的《震旦民报》。至1912年初,《中华民国公报》渐为黎元洪控制,代表性文字为良村所撰《南北统一问题之解决》,该文力促孙中山让权,拥袁世凯“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