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分站 > 辛亥文献 > 专著连载 > 《辛亥首义史》(连载41)(3)

《辛亥首义史》(连载41)(3)

辛亥革命网 2015-06-18 09:57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冯天瑜,张笃勤 查看:21280
武昌起义后,汉口清吏闻讯逃走,秩序一度陷于混乱。汉口商团、保安会、自治会等二十多个单位组成联合会,以“保卫地方,协助民军”。

  既然“两湖大都督”名义未获通过,“月下围立”会上议决由黄兴出任“民军战时总司令”。据时任军政府首席秘书的李廉方说,“当时战事甚紧,各同志亦未坚持,并无龃龉,黎黄二人皆未与闻也。”[ 李廉方:《辛亥武昌首义纪》下,第148页。]可见黄兴名义之辩,那时并不尖锐,而且黎、黄两位关键人物并未卷入其事。而黄兴在汉口督战时,实际上已担负总司令工作,目前是通过一定形式固定下来。但在“总司令”职权及由谁委任等问题上,又发生分歧,李春萱1954年回忆:

  黄兴来汉后,同志们推举他为临时总司令。当时有两派意见,一派主张由黎元洪委任,一派主张由同志公举,我就是主张不受黎委任的一个。主张委任者谓黎现任湖北都督,军权和财权都在他手中,如果不由他委任,不好合作;又举韩信故事说,既然要登台拜将,当然要有授印之人。于是主张委任一派得胜。[ 见《座谈辛亥首义》李春萱发言,《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15页。]

  党人希望与黎元洪分权,“总司令”不经黎元洪委任;吴兆麟等以统一事权为理由,力主由黎元洪委任,而党人孙武竟成为这后一种意见的支持者。孙武自负首义之功,但在党人中的地位远下于黄兴。黄兴来汉督师,孙武已深感身价锐减,如再对黄兴崇其名位,孙武心实有所不甘。在孙武等人力争之下,会议最后决定由都督黎元洪向黄兴授予总司令称号。这样做的效果是,正式将黎元洪抬举到“主公”位置上,黄兴则成为麾下将帅,李春萱分析有道理:“后来汉阳失守,黄兴即无权指挥军队。……后来黄兴离鄂,都与此事有关。”[ 《座谈辛亥首义》李春萱发言,《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页。]

  (二)黎—黄“拜将”

  1911年11月3日,武昌阅马场高筑拜将台[ 原台在阅马场用木板搭建。1948年,辛亥首义同志会在原址建亭立碑。1955年改建时仅存碑,碑北向(面对“红楼”),为紫红色水磨石方锥体,高4.1米,正上方竖刻“拜将台”三字,下方以小字分两行竖刻“辛亥首义鄂军都督黎任黄兴为总司令在此授印”。],举行拜将仪式。

  阅马场又称阅马厂,始建明代,为楚王府演武厅,清代为练兵演武的校场和武科考试的考场,后为清绿营兵的营房。清末在阅马场的蛇山山麓处建湖北咨议局(俗称“红楼”),辛亥武昌首义后,在原咨议局处设立湖北军政府,前面的阅马场成为政治中心广场。

  11月3日上午,湖北军政府各机关官员、驻军长官齐集阅马场,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登拜将台演讲,宣称“本都督代表四万万同胞及全国军民,特拜黄君兴为战时总司令”,黄兴登坛受职,黎元洪授黄兴以战时总司令委任状,又授黄以印信和令箭。黄兴慷慨陈辞,指出“此次革命,是光复汉族,建立共和政府”,并提出“努力”、“服从”、“协同”三项要求,希望众人记取“洪杨之败”的“前车之鉴”。黄兴还慨然表态:

  今日既承黎都督与诸同志举兄弟为战时总司令,为国尽瘁,亦属义不容辞。[黄兴:《在武昌受任民军战时总司令时的讲话》,《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7—78页。] 表明自己的位置在黎元洪之下,战时总司令之职系黎都督授予。

  这一典礼是模仿汉代刘邦、韩信拜将故事。经此典礼,黎元洪俨然成为“主公”,革命党的第二号领袖人物黄兴反倒成为黎元洪任命的“大将”,造成令人哭笑不得的颠倒局面。其恶果则在以后的时日逐步显示出来。

  拜将仪式后,随即组织总司令部。李书城为参谋长,杨玺章为副,田桐为秘书长,王安澜主持总粮台。武昌起义人员、留日归国人员和各方投效人员高尚志、甘绩熙、耿丹、吴兆鲤、辜仁发、唐蟒、程子楷、余鸿勋、蒋光鼐、陈铭枢、李章达、张我权等人分任参谋、副官、督战员等职。日本人萱野长知等十余人也赶来参加总司令部工作。总司令部设于汉阳伯牙台,后移汉阳城西门外昭忠祠。

  参加汉阳保卫战的民军计有:第一协蒋肇鉴一千余人,第四协张廷辅二千余人,第五协熊秉坤二千六百余人,第四标胡效骞一千二百余人,炮队、工程队若干,共一万余人,士气旺盛。

  汉阳战时总司令部成立之初,时任新军第六镇统制的吴禄贞与山西都督阎锡山计议组织燕晋联军,准备直取北京,推翻清廷。为与湖北民军取得联系,吴禄贞派他的副官长、福建人王孝缜来到武汉,被汉阳前线民军当作“探子”逮捕,押往武昌都督府。王孝缜向黎元洪说,他是吴禄贞的代表,吴即将在北方大举。黎闻讯大为兴奋,连说:“吴绶卿的代表来了,事情就好办了。”一时湖北军政府充满了乐观情绪。但不久传来消息:吴禄贞于11月6日被袁世凯所派刺客在石家庄杀害。[ 见钱基博:《吴禄贞传》,《辛亥人物碑传集》,团结出版社1991年版,第174~175页。]湖北军政府诸人十分悲愤。此后,王孝缜便留在汉阳任总司令部副官长。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