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分站 > 辛亥文献 > 专著连载 > 《辛亥首义史》(连载52)(2)

《辛亥首义史》(连载52)(2)

辛亥革命网 2015-07-29 10:0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冯天瑜,张笃勤 查看:21059
民军经过四十余天的浴血奋战,终于在11月27日撤离汉阳,退守武昌。此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方势力,与湖北军政府始而“停战”,继而“议和”,议和的范围由湖北扩及到全国。

  10月14日,清廷下诏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但袁世凯为抬高自己的身价,迫清廷交权,一再以“足疾未愈”作托辞,不肯就职。清廷明白,北洋将领非袁世凯无人可以驾驭,由荫昌一类亲贵用事,大局是无可挽回的。所以除致电恳请袁世凯出山外,还派内阁协理大臣、袁世凯的老部属徐世昌(1855—1939)亲赴河南彰德,敦促袁世凯走马上任。袁世凯见徐世昌,面述了“出山”的六个条件:

  (1)明年即开国会。(2)组织责任内阁。(3)宽容参与此次事变诸人。(4)解除党禁。(5)授予指挥水陆各军及关于军队编制的全权。(6)须予以十分充足的军费。[ 转引自李宗一著:《袁世凯传》,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5页。]

  在袁世凯提出的这六个条件中,五、六两条是直接向清廷索取军权,以便掌握打击民军、要挟清廷的实力;其他几条都包含着以政治手段分化瓦解革命党人的意蕴。而清廷出于局势的危急和自身力量的薄弱,在经过一番犹豫之后,也只得对袁世凯的要求予以首肯,并在袁世凯的头衔中特别加上“督办剿抚事宜”几字,清廷加给袁世凯头衔的全称是:“钦差大臣太子太保节制赴援水陆各军督办剿抚事宜湖广总督”,这与武昌起义爆发之初,清廷给荫昌下达的任务只有“剿办”一项是显著不同的(清廷军咨府、海军部给陆军大臣荫昌的指令是“大驾抵鄂进攻匪巢”)。

  袁世凯“剿抚兼施”的两面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辛亥革命后期全国政治局势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南北间的最初接触

  10月中下旬,袁世凯虽然还在家乡彰德故作姿态,不肯出山正式就职,但他已经在为推行其剿抚兼施策略做各种准备。他一方面电请招募新兵,罗致旧部,加紧汉口的军事进攻,争取“筹备完全,厚集兵力”,以期将民军“一鼓荡平”[ 《袁世凯致荫昌电》,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辑,第190页。];一方面又暗地开始对湖北民军进行诱降,并将诱降活动的重点放在被湖北民军胁迫,时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的黎元洪身上。为此,袁世凯决计起用刘承恩做密使。

  湖北谷城人刘承恩,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后投袁世凯幕府,随袁赴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1900年调任湖北武建左旗第一营管带,后留驻广西十余年,既是袁世凯的心腹,又是黎元洪的旧交。1911年10月15日(辛亥八月二十四日),刘承恩刚从清江回到家里,10月19日即被袁世凯召到河南彰德,委以办理南下招抚事宜。

  10月中下旬,阳夏战争正在紧张进行。刘承恩为了与湖北军政府取得联系,先同正在北方的“争铁路民有的代表”张伯烈接触。刘承恩向张伯烈透露了袁世凯愿与民军和谈的意图。以后,张伯烈南下,于10月30日在湖北新沟被汉川民军司令梁钟汉截获。经一番沟通后,张伯烈对梁钟汉陈述始末:

  清廷已起用袁世凯,袁氏挟削职归里之怨,或有起而代之的打算。但能否与革命军真正合作,或出于利用一途,尚难揣测。据接近袁氏的刘承恩讲:袁氏可与革命军合作。拟即晋省,报告黎都督。目前战事不能长久,当有和议的转机。[ 梁钟汉:《我参加革命的经过》,《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二辑,第26页。]

  张伯烈离开新沟到武昌后,如何转述刘承恩传递的信息,已不得其详,故张伯烈向梁钟汉介绍刘承恩“和议”使命的相关信息,是目前所知的袁世凯向湖北民军方面放出的最早和谈试探气球。

  10月31日,袁世凯从彰德抵达信阳,正式接任钦差大臣;11月1日,清廷又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此后,袁世凯更加紧了剿抚兼施的步骤。

  11月1日,冯国璋部攻陷汉口;11月2日,袁世凯抵达湖北孝感,“即派其随员蔡廷干、刘承恩代表至汉,作和议之试探”[ 胡祖舜:《六十谈往》。]。刘承恩在汉口找到日本人高木洁松等代为向武昌送信。据刘承恩给袁世凯的呈文说:“九月(阴历——引者)内往武昌通信,难以觅人,遂邀请三井洋行之日本商人高木洁松、尾喜惣太两人过江送信,第二次又过江粘贴上谕告示,旋被扣留九日,始行释放。”[ 《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辛亥革命》(八),第20页。]12月11日,清内阁曾奏请给三井洋行日本商人“高木洁松、尾喜惣太二人各四等宝星,以示优奖”[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版,第49页。],可见清廷及袁世凯对与南军谈判的重视。

  高本洁松、尾喜惣太转送的刘承恩致黎元洪书信共有三函,前两函已不可考,但从第三函行文得知,黎元洪对前两函没有作复。刘承恩在第三函中向黎元洪转达了“事宜和平了结”的意向,书称:

  顷奉项城宫保谕开,刻下朝廷有旨:(一)下罪己之诏,(二)实行立宪,(三)赦开党禁,(四)皇族不问国政。

  信中并对黎元洪等人引诱道:

  诸公皆大材榱G9884,不独不咎既往,尚可定必重用,相助办理朝政也。且项城之为人诚信,阁下亦必素所深知,此次更不致失信于诸公也。[ 张国淦:《辛亥革命史料》,第278页。]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