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分站 > 辛亥文献 > 专著连载 > 《辛亥首义史》(连载52)(3)

《辛亥首义史》(连载52)(3)

辛亥革命网 2015-07-29 10:0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冯天瑜,张笃勤 查看:21059
民军经过四十余天的浴血奋战,终于在11月27日撤离汉阳,退守武昌。此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方势力,与湖北军政府始而“停战”,继而“议和”,议和的范围由湖北扩及到全国。

  阳夏战争之际的黎元洪,还未能掌握军政府实权,他接到刘承恩以“乡愚弟”自称的上述信件,当然不敢自作主张,便询问军政府成员应如何应对,众人都主张置之不理。于是,湖北军政府与袁世凯之间的信件往还,曾中断数日。袁世凯于11月3日致内阁电文说:“已令前敌暂停进。一面出示晓谕招抚,令鄂员作书,雇洋人往武昌向黎逆宣布圣德,劝解投顺。倘逾数日无确复,即立限时刻,猛攻汉阳。”[ 《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第65页。]

  11月4日袁世凯致内阁电又说:“前日令营务处刘承恩及张彪等,致函黎元洪,招其归顺,使洋人送往。时接复书,称现开会议,一二日定局再告,语气尚恭顺,然匪心叵测,备战仍不敢懈。”[ 《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第67页。]从此电可知,袁世凯在11月3日、4日之间曾收到黎元洪的回函,其“语气尚恭顺”。

  另据刘承恩呈袁世凯信,11月7日,刘承恩曾派侦探王洪胜过江,到武昌见黎元洪,并有王、黎之间的问答记录。王洪胜由平湖门进城,经过盘查,送至黎元洪处,黎问王“何处人?”王答:“湖北襄阳。”黎问:“随刘多久?”王答:“十几年。”黎说:“和谈事,如在汉口作战以前,较为好办;现在为时已晚。要和,须将皇族集中居住,供以衣食,不得过问汉人之事。”王答:“政府大臣,旗人已开缺,袁宫保为总理大臣。”黎说:“宫保此时不应出来,前任直隶开缺,现因有乱事,又请宫保出来,满人何不自己带兵打仗?此时不将皇上推倒,随便言和,将来更无良法。”最后黎嘱王将所言转告刘承恩,并谓刘如能过江一谈,届时将派人到江边迎接。[ 《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第69~70页]这是黎元洪第一次与北军代表接触。

  王洪胜回汉口向刘报告,刘承恩还不放心,又请俄国驻汉口领事奥斯特罗维尔霍夫(旧译敖康夫)致书黎元洪接洽。经过这番周旋,11月10日刘承恩始同广东人、海军正参领蔡廷干带着英国驻汉口领事葛福的介绍信,乘俄领事所备小轮到武昌城外。当时,革命党人对于是否接见蔡、刘,有两种意见:孙武、胡瑛认为既有英领介绍信,不妨一见;吴兆麟、张振武力主反对。黎元洪采纳了第一种意见,他派顾问孙发绪、李国镛前往江边迎接。11月11日,刘承恩、蔡廷干在孙发绪、李国镛陪同下,由民军卫队保护,由汉阳门入,直达军政府。至都督府后,黎元洪原想单独会晤,以探明来意,但革命党人不愿让黎元洪与刘承恩等私相授受,故决定召开大会,共同商议。其场面是这样的:刘承恩、蔡廷干由“招待员导入议事厅,黎都督及各部长均出,各行宾主礼毕,分别就座”[郭孝成:《议和始末》,《辛亥革命》(八),第65页。]。

  蔡廷干、刘承恩二人因无大会商议的思想准备,所以在会上神态极为困窘。黎元洪首先请北来代表发言,刘、蔡二人又互推再三,蔡廷干始云,袁宫保不愿以武力解决,而政治解决又要根据中国的特别国情,第一步只能实行君主立宪。继由刘承恩发言。刘先述自己的履历,表明乡土关系,次谓袁项城出山,调自己随营办事,现奉命与黎都督接洽和议。讲到这里,话锋一转:如大家赞成君主立宪,两军即可息战,以免生灵涂炭。湖北军政府方面发言的是汤化龙、胡瑞霖、孙发绪三人,他们都讲了一套要民主共和,不要君主立宪的道理。[参见《李国镛起义日记》,《近代史资料》总第25号。]民军方面的发言人表示,“万无与朱温同类之袁世凯相妥协之理,并痛斥其谋杀吴禄贞之罪”[居正:《梅川日记》,第61页。]。会场外还有群众示威,抗议袁世凯暗杀吴禄贞。

  在会上,黎元洪也有一番答辞。他对袁世凯的“和平”方案反应“温和”[张国淦:《辛亥革命史料》,第279页。],还劝袁世凯“返旆北征,克复汴冀”。并说,如果这样做,“以项城之威望,将来大功告成,选举总统,当推首选”[郭孝成:《议和始末》,《辛亥革命》(八),第66页。]。这是民军方面首次作出的“袁世凯如能反清”,将以“总统之位相赠”的许诺。

  蔡廷干、刘承恩因需等候回信,是日即下榻都督府内。第二天(11月12日),蔡、刘携带黎元洪致袁世凯书返回汉口。孙发绪、李国镛送其过江。

  这封由汤化龙起草的《黎元洪致袁世凯书》,内容主要是揭露清廷歧视汉官、利用汉人打汉人的故伎,指出袁世凯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危险,并力劝袁世凯“起中州健儿,直捣幽燕”[黎致袁书分见《武昌革命真史》正编,第265~281页;《湖北革命知之录》,第353~360页;《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第72页。]。这无疑明确地表白:民军不仅未以袁世凯为主要打击目标,而且寄深望于袁氏反清。

  11月13日,袁世凯的僚佐蔡廷干赴北京晋见袁世凯。蔡在汇报时,特别谈及湖北革命党人年岁甚轻,对此点的强调甚至超过关于党人坚持共和立场。[ 西里尔. 珀尔:《马礼逊在北京》,第230—231页,转引自《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92页。]

  蔡廷干离汉后,刘承恩则应孙发绪之约,于11月14日再会于汉口德明饭店。参加会谈者,有北军高级军官王遇甲、易甲鹇以及德国人延兴阿。[ 《李国镛起义日记》,《近代史资料》总第25号,第505页。]这次会谈虽是私人接触,未达成什么协议,但袁、黎结交更进了一步。

  三、民军方面寄望袁世凯

  阳夏战争期间,袁世凯派刘承恩、蔡廷干到武昌与湖北军政府接触,并不敢企望民军放下武器,低首就抚;袁氏的目的也不在于坚持君主立宪,保留清廷,他深知,这是以“推翻清廷、建立共和政体”为宗旨的党人所决不允许的。袁世凯派人与民军接触,真实意图在于,清军无法一举扑灭民军,需要以政治诱降作配合。这在11月4日袁世凯给清廷的奏电和11月6日清廷的回电中透露得很清楚。当时,清军已攻占汉口,但兵力不足以进攻汉阳、武昌,袁世凯的奏电说:“陆军出发仅万余人,除拨守后路及伤亡外,应敌仅及万人,苦战七八日,坚守又数日,以万人分守江岸二十余里”,大有捉襟见肘之状;“拟就此兵力,谋攻汉阳,而顾此失彼,亦多涉险”。面对这种境况,袁世凯寄希望于“向武昌宣布德意”,以待黎元洪的“降服”。[ 《袁世凯奏报兵力不足暂停反攻武昌汉阳及清帝谕旨》,《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辑,第204-205页。]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