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分站 > 辛亥文献 > 专著连载 > 《辛亥首义史》(连载10)(2)

《辛亥首义史》(连载10)(2)

辛亥革命网 2015-04-01 11:05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冯天瑜,张笃勤 查看:20595
二十世纪初叶,中国民族资本初具规模的地区,一是江浙,二是广东,三是湖北。湖北之所以成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与湖北民族资本的形成,有着内在联系。

  总之,由于外国商品的倾销和官府的压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由破产的手工业工人,交通运输工人和农民组成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并在不断扩大之中,为武汉民族资本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

  第三 货币财富积累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新的货币财富的拥有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人手中的货币比较愿意转化为资本。这批人中,首先应提到的是买办。1892年,汉口洋行已达45家,甲午战争后,迅速增加到114家,辛亥革命前夕,更增至130余家。这些洋行都雇佣了中国买办。在外国资本从武汉掠取的巨额利润里,买办捞取到了可观的余沥。从1861年到1911年这五十年间武汉地区进出口贸易总值粗略估算为27亿关两左右,这笔巨额财富几乎全部经过买办之手,从低估计经纪费用,以5%计算,这五十年间,汉口买办阶层共获利润达1.35亿关两之巨。所以当时汉口有些买办被人称之“百万富翁”,成为货币财富的大量拥有者。此外,辛亥革命前,武汉商业已形成著名的八大行帮,即盐行、茶行、药材行、粮食行、棉花行、油行、广福什货行、纸行及牛皮商业行等,每行多者数百家,少者亦数十家。年贸易额达九千万两以上。[王保民:《武汉各行帮业的组织和贸易的概况》未刊稿,件藏武汉市工商联。]同时,随着帝国主义商品的侵入,一些新的商业如西药行、百货行、五金行也发展起来,年贸易额逐年迅速增长。因此,虽然我们手中没有关于当时商人资本的确切统计数字,但可以估计到,当时商人也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货币财富。辛亥革命后,武汉各钱庄在清理往来债务时,据钱业公会估计,“总额约估平银3千万两”[龚榕庭:《解放前武汉金融业溯往》,未刊稿,件藏武汉市工商联。],这在当时是个不算小的数字。由于钱庄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发展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可以推算当时商人手中掌握着可观的货币资本。

  商业资本(买办资本也属于这个范畴)的发展,是使货币得以大量而迅速集中的主要条件,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生和发展准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马克思说:“商人资本的存在和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65页。]但是,商人资本能否转化为工业资本,还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商业资本活动范围狭窄,受到种种限制,因而商业资本往往流向土地买卖,或转为高利贷资本。而在19世纪末期,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专制政府的种种限制,已无法阻挡商人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这一历史潮流。同时,由于买办、商人和外国资本的密切接触,也使他们具有投资于近代企业的便利条件。

  这一时期的官僚集团,也与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的官僚集团有所不同。外国商品的侵蚀,“洋务”的耳濡目染,使他们深受影响,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财之道开始有了兴趣。其中一部分开明者跃跃欲试,开始投资于新式企业。但是,由于官僚集团本身的专制性,他们积累的大部分财富都在土地经营和奢侈生活中消耗掉,在武汉地区近代民族工业形成过程中,他们的重要性远不能与商人和买办相比。

  五、湖北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及其阶层分析

  (一)民族资本形成

  一部分拥有货币财富的商人、买办、地主和官僚,成为湖北民族资产阶级的前身。武汉的资本家中,目前能够查明出身的有29名,出身官僚者5人,商人14人(包括3名侨商),买办6人,地主2人,作坊主2人。商人出身者占据主体。在全部企业中,商人投资创办的近代企业21个,占全部工厂数的一半以上,总之,19世纪末叶,随着商品市场的扩大,劳动力市场的出现,以及货币财富的积累等条件的逐步具备,民族资本呱呱坠地。

  武汉民营企业有的是直接购置西式机器创办的,有的是由传统手工作坊发展而来的。根据建厂时间,清末武汉民营企业发展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05年前为第一阶段,20年间共办企业25家;1906年至1911年为第二阶段,在5年多时间里创办企业97家,企业规模也比前一阶段有所扩大。到1911年10月辛亥武昌首义时为止,整个晚清时期,由商人在武汉创办的企业有120多家,另外加上由官办转为民营的六、七家企业,总数达到130多家,总体实力在全国仅次于上海,位居第二。在这130多家企业中,除了不到10家采矿与水电企业外,其余均属于制造业范畴,行业包括机器制造、面粉加工、榨油、碾米、织布、造纸、烧砖、冶炼,以及玻璃、肥皂、香烟等的制造。

  武汉民营企业创办最早的是1895年前的新昶机器厂,该厂虽然设备简陋,却用机器制造出了一条70尺长的船。

  由汉阳一家手工作坊发展而来的周恒顺机器厂,在清末武汉民营机械制造业颇有名气。该厂原名周恒顺炉冶坊,早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就开始仿制日本轧花机,并自制车床,1905年开始用蒸汽机作动力,由此完成了向新式制造业的转变。该厂起初为厂家仿造茶砖机,后来逐步发展到制造蒸汽机、榨油机、制砖机、打包机等。1907年,该厂甚至试制成功了一条取名顺风号的小火轮,用自制的80匹马力的蒸汽机作动力。该厂生产的打包机连日本著名的三井洋行、三菱洋行也争相购买,生产的抽水机、轧花机分别在1909年、1910年获武昌物品展览会三等银牌奖和南洋劝业奖进会二等镶金银牌奖。

  由宋炜臣于1897年在汉口创办的燮昌火柴厂,是武汉民营制造业早期为数不多的几家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企业之一。汉口燮昌火柴厂是上海燮昌火柴厂的分厂,地址在汉口日租界(今汉口卢沟桥路),工厂占地面积达1.7万平方米,开工初期有排梗机38部,其它工序均用人工,职工最多时有2500人。该厂生产原料除部分轴木来自湖南、江西外,大部分轴木以及硫磺、硝、磷、松香、白腊油等都购自日本、英国、德国和美国。该厂生产的火柴在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等地十分畅销,加上在流通中享受厘金优惠待遇,开办当年就盈利18万两白银。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