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四、联合会议召开及起义计划制订
(一)第三次协商会议达成联合
1911年8月,四川保路风潮扩大,湖北新军一部即将调入四川。革命党人决定加紧起义准备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共进会与文学社的第三次协商会议于9月14日(阴历七月二十二日)在武昌雄楚楼十号刘公住宅举行。
是日,两派重要人物除蒋翊武因在湖南岳州驻防未到外,几乎全都与会。刘公主席,蔡大辅记录。首由孙武报告,略谓:“湖北革命已有十余年历史,最近两三年间,由于文学社、共进会的和衷共济,业已获得相当成绩,现因形势发展,军队同志屡促发动,吾人以湖北地为冲要,是生路也是死路,必须计策万全,不能轻于一掷。目前准备工作大致完成,尤其仲文同志慷慨捐输多金,必须经费,获得解决,一旦起事,自当通力合作。今日之会,为革命紧急关头,希望大家切实讨论。”继由刘复基发言,他说:“过去为消极合作,现应积极合作,际此生死关头,所有文学社、共进会名义,应当暂行搁置,一律以革命党人身份,与清王朝拼死活。”刘公听了,立即表示:“本人不特赞成化除团体名称,即个人原有名义,也要作废,如本人曾被推为湖北大都督,刘英为副都督,刘英意向如何,不得而知;本人的大都督名义,甘愿当众放弃;自揆才识,更难担任起义领袖”云云。王宪章也作了相同表示。杨玉如说:“取消原有头衔,固可表现真诚合作;因而陷入群龙无首,亦非事之所宜,谭人凤同志曾以‘责任可以分担、事权必须统一’两语相抵牾,本人建议选一主帅,便于起义时指挥一切。”众虽赞成,但谁也提不出具体人选。最后居正建议,向上海中部同盟会请黄克强(兴)、宋遯初(教仁)或谭人凤来主持大计,名义如何以后再定。孙武首先表示同意。刘公以为非一纸文书所能奏效,应派代表前往促驾。当推杨玉如、居正二人赴沪。并拨款一千元,作购置手枪之用。又派李擎甫赴岳州通知蒋翊武。[见李白贞《共进会从成立到武昌起义前夕的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第1集,第516~518页。]
在此期间,湖广总督瑞澂正分调湖北新军开赴各地。针对这种情况,党人作了必要的部署:驻扎郧阳的第二十九标第三营由革命代表樊精纯联系同志,注意就地响应;第三十一标进入四川后,注意切取联络,在一定时机就地起事;第三十二标入川的一营,与第三十一标取得联络;驻宜施两营分别与第四十一标和地方志士合作;第四十一标唐牺支随队驻宜,应与第三十二标同志取一致行动;蒋翊武未回省以前,其职务由王宪章、刘复基共同负担;马八标第三营由黄维汉、刘斌一负责,届时响应武昌;派向炳焜赶回施南,加强军队、会党间的联系。这些部署,在武昌起义前后大都被执行了,这应当说是文学社、共进会联合的一大实绩。
据熊秉坤回忆,在武昌首义之前一月,即9月上旬,新军内党人熊秉坤、徐万年、刘复基、彭楚藩、胡祖舜、王宪章等二、三十人,在武昌蛇山抱冰堂举行各标、营代表会议,制定规约,在新军的排、队、营、标,以及军事学堂,各有代表,如宪兵营彭楚藩,第二十九标蔡济民、甘绩熙等,第三十标王宪章、张廷辅、方维等,第三十一标李建中、曾省三等,第三十二标孙昌复、向海潜等,马队第八标章裕昆等,炮队第八标孟承发、徐万年、蔡汉卿等,工程第八营熊秉坤、金兆龙、马荣、周定原、程定国等,第四十一标唐牺支、李抱良、杨王鹏、蔡大辅等,第四十二标祝制六、刘化欧、林翼支、胡玉珍等,炮队第十一营赵士龙等,工程队蔡鹏来等,辎重队李鹏升等马第十一营江炳灵、陈孝芬等,前陆军特别学堂李乃斌、向讦谟等,陆军测绘学堂李翊东(西屏)、方兴等,陆军第三中学堂谢复等,两湖师范学堂蔡寄鸥、张国恩、谢石钦、牟鸿勋、苏成章等。这些代表在准备阶段和起义中均发挥有效的组织领导作用。会议还规定“非标代表或独立营代表,不能参加干部会议;标或独立营代表,乃能传达干部决议”。[ 见熊秉坤:《辛亥首义工程营发难概述》,《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23页。]
此一严密的代表制度,有利于指令的下达与保密,促成了10月10日夜于仓卒之际,各标营武装暴动的举行。
(二)往迎黄兴、宋教仁、谭人凤来汉未果
文学社、共进会达成联合之议,并决定请黄兴及中部同盟会领导人来汉主持大计。
居正、杨玉如二人9月16日乘舟东下,受命赴沪迎接黄兴、宋教仁、谭人凤来汉,于9月19日(阴历七月底)到达上海,当即会晤宋教仁于《民立报》馆,随后见陈其美、谭人凤。居正、杨玉如汇报后,宋教仁说,黄兴不在上海,由中部同盟会派吕志伊赴香港促黄兴来沪。[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52页。]
吕志伊赴香港后,宋教仁和谭人凤打算不等黄兴到来,先期赴鄂。不料此时在武昌狱中的胡瑛,派岑楼到上海,说鄂事尚未可乐观,切勿轻莅险地。宋教仁闻讯犹豫不决,拟候黄兴来沪再作商量。这样,宋教仁等赴鄂便蹉跎下来。
(三)雄楚楼会议与胭脂巷会议的人事安排与起义计划制订
9月的武汉形势,已如箭在弦上,起义的组织领导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引起混乱。在居正、杨玉如二人赴沪之后,武昌同志于9月23日在雄楚楼十号刘宅开了一个小型会议,主要是研究领导人选问题。到会的有刘复基(代表蒋翊武)、孙武、邓玉麟、蔡济民、李作栋、彭楚藩数人。他们经过充分讨论,初步决定以蒋翊武为军事总指挥,管军令;孙武为军务部长,管军政;刘公为总理,管民事。重大事务,由三人会同大家共同处理。这样划分,职权不明确,究竟谁指挥谁,未加规定。会上还决定第二天开大会讨论政府人选和起义计划。[雄楚楼小型会议,见李春萱(即李作栋)《辛亥首义纪事本末》,《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二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8页。]
雄楚楼会议翌日,又在武昌胭脂巷十一号胡祖舜家开大会,出席人员除前几次会议的主要人员外,各标营代表亦参加。如第二十九标蔡济民、杜武库、张喆夫、张鹏程,第三十标方维,第三十一标赵士龙、黄元吉,第三十二标单道康、孙长福,炮八标徐万年、蔡汉卿、李慕尧,马八标祁国钧,工八营熊秉坤、马荣,第四十一标阙龙、廖湘芸,第四十二标胡玉珍,混成协炮队蔡鹏来、晏柏青,工程队黄世杰,辎重队李鹏昇、余凤斋,宪兵营彭楚藩,测绘学堂方兴,陆军中学雷洪、席正铭。因蒋翊武随四十一标驻岳州未返,孙武任会议主席,蔡大辅、邢伯谦记录,李济臣、赵士龙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