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11)各街头巷口,宜派人守住,免奸人混入,我军抵御贼之攻击。
(12)宜派可靠之队伍守卫官钱局。(恐满贼掳钱逃命,令我军之粮饷断绝,不战自溃。)
(13)攻藩署必须派最可靠之数整队,以便奏攻时,竭力保护,不令耗散毫厘为妙。
(14)天明时宜保守各城门、各要路、各炮位,各炮占领之位置,无论何项队伍,不准回原营。
(15)攻击奏效时,宜派重兵迅速前往武胜关把守,及毁坏黄河之铁桥。免贼兵长驱直进。
(16)攻击奏效时,宜派重兵前往金口、田家镇等处把守,使贼水陆交困。
(17)攻击奏效时,派妥当人员(指熟知南北各省情形及有关联络者而言)前往各省联合、煽动,以便早日响应。
(18)未举义前亦应派人前往各省联合,使能同时举义,更为妙着。
(19)武汉三镇必须同日举事。
(20)确非我党类,只要严守中立者,不可加害。
(21)举义前,宜早日缮就告示多张,以便一经举事之时,即行粘贴,使各界(指非吾党者而言)知我军之宗旨,庶免误会。
(22)中外商民须竭力保护,使皆知我军原为复国仇而起,别无犯秋毫。
(23)稍受挫折,必须坚忍,务达目的。[ 见王华国《文学社事实》,《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12页。]
此外,军事指挥部对各标营,均用数字排列编队,进攻时以所编番号为指挥单位,且附有路线图。
起义时间,曾由军事指挥部暂定10月6日(阴历八月十五);后湖南焦达峰于9月28日派人函告“准备不足”,请缓10日。遂决定10月16日鄂、湘两省同时发难。
八、黄兴对武昌起事的期许
同盟会领导人中,黄兴最重视两湖地区,并对湖北党人的起义准备工作给予很高评价,同时,鉴于以前各地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黄兴又告诫湖北党人切勿轻率起事。辛亥年八月(1911年9月),黄兴给武汉同志致信说:
革命迭次失败,损失太多,此次经营武汉,要格外慎重。各省没有打通以前,湖北一省千万不可轻举。必须迟至九月初旬,与原定计划中之十一省同时举义,方可操必胜之券。希望武汉同时暂行忍耐。[ 《致武汉同志书》,《黄兴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2页。]
辛亥年夏秋之际,革命形势长足发展,黄兴对鄂湘起事的态度更趋积极。
10月2日黄兴在香港会见中部同盟会成员吕志伊、刘芷芬,阅览其带来的中部同盟会函件,得知武汉及鄂湘一带起义准备的情况,颇为兴奋,他一方面回信同盟会中部总会,表示赞成以武汉为中心,联合长江上下游各省共同起义的计划,称誉此计划“老谋深算,虽诸葛复生,不能易也。光复之基,即肇于此,何庆如之!”[ 《复同盟会中部总会书》,《黄兴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3页。]一方面分别函催海外同志,速筹大款接济武汉起义,仅在10月7日,黄兴便连续发出《复美洲致公堂同志书》、《致美洲筹饷局同志书》,为长江流域起义筹款。[ 见《黄兴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9—70页。]武昌起义后,黄兴继续向南洋华侨、美洲筹饷局同志筹款。[ 《黄兴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2—73页。]
黄兴在10月5日(八月十四日)致函时在加拿大的冯自由,信中详论中部起事条件已经大备:
鄂代表居正由沪派人来云,新军自广州之役预备起,其运动之进步甚速(广州之役,本请居君在鄂部总理其事,以备响应者)......现人数已得二千左右。此种人数多系官长下士,而兵卒审其程度高者始收之。以官长下士能发起,兵卒未有不从者,不必于平时使其习知。况其中又有最好之兵卒为之操纵,似较粤为善。近以蜀路风潮激烈,各主动人主张急进办法,现殆有弦满欲发之势。又胡经武君亦派有人来。胡虽在狱,以军界关系未断,其部下亦约千余人。去岁弟曾通函胡君,请其组织预备,以备响应。胡已扩张其范围,闻进步亦速。胡君之人,在居君之部下者亦有之,拟于最近发动,期两部合而为一。据此则人数已多,乘此路潮鼓涌之时,尤易推广。[ 《黄兴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6页。]
黄兴还特别分析了从事军运的湖北革命党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