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分站 > 辛亥文献 > 专著连载 > 《辛亥首义史》(连载34)(4)

《辛亥首义史》(连载34)(4)

辛亥革命网 2015-06-03 09:27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冯天瑜,张笃勤 查看:20516
黎元洪出任都督虽早有预案,但毕竟只是湖北党人的一种选项,大多数人更希望由有资望的革命领袖出任都督。中部同盟会谭人凤、宋教仁等人持此议尤为强烈。

  李春萱陈述当时党人“组织谋略处”的设计是:

  只想用黎的空名来镇定人心,并不需要黎负任何责任和过问一切事情。[ 李春萱:《辛亥首义纪事本末》,《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二辑,第175页。]

  这正是“谋略处”应运而生的因由。

  (5)李西屏《武昌首义纪事》

  湖北黄冈人、率测绘学堂学兵举义的李西屏(翊东,1887~1960),10月11日下午随黎元洪、吴兆麟从楚望台来到咨议局以后,一直在咨议局现场。他撰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武昌首义纪事》,遂日记事,其“十月十一日(八月二十日)”一节曰:

  自黎元洪举出后,即以谘议局为都督府。当时党人多亡匿在外,草创之际,急不暇组织,亦不暇因事择人。就其在场者各尽其能,互相推举。……蔡济民、吴醒汉、张廷辅、邓玉麟、高尚志、徐达民、王宪章、王文锦、陈宏诰等任谋略……[ 李西屏:《武昌首义纪事》,《辛亥首义回忆录》第四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笫34页。文中黑体字系引者所标。]

  这是对“谋略处”组建的另一种表述。

  (6)张文鼎《炮八标起义经过与汉口战役》

  炮八标二营队官、首义间任民军炮兵都统的湖北黄安人张文鼎(?~1916),在《炮八标起义经过与汉口战役》中确认10月11日“既公推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一面组织谋略处,筹备军政一切事宜。”该文又说,后来“谋略处取消,改为参谋部”[ 张文鼎:《炮八标起义经过与汉口战役》,《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第138、139页。文中黑体字系引者所标。],可见谋略处与参谋部并非同一部门,而为先后机构。

  据吴醒汉的《武昌起义三日记》,参酌查光佛的《武汉阳秋》、居正的《辛亥札记》、李春萱《辛亥首义纪事本末》、李西屏《武昌首义纪事》、张文鼎《炮八标起义经过与汉口战役》所载,“谋略处”的大体格局是——

  (一)“谋略处”是在10月11日黎元洪被推为都督但不愿视事的情况下由蔡济民(字幼香)提议成立的。

  (二)综合各方材料,“谋略处”大约有下列十六人:蔡济民(1886~1919,新军排长,日知会会员、共进会会员、文学社员)、吴醒汉(1883~1938,新军士兵,同盟会会员,共进会会员)、邓玉麟(1879~1951,共进会会员)、高尚志(1888~1919,共进会会员,新军排长)、张廷辅(?~1912,文学社员,新军排长)、徐达明(文学社员,共进会会员,新军排长)、陈宏诰(共进会会员,工业学堂学生)、谢石钦(共进会会员,两湖师范学生)、王文锦(文学社员,新军标部司书生)、蔡大辅(文学社员,新军士兵)、李作栋(春萱,共进会会员,两湖师范教师)、黄元吉(共进会会员,新军士兵)、王宪章(文学社副社长,新军正目)、胡瑛(科学补习所成员、日知会会员、同盟会会员)、杨开甲(新军军官)、吴兆麟(日知会会员,新军队官)。

  “谋略处”以蔡济民为首,成员多为参加首义的新军士兵及下级军官。

  (三)军政府最初几天(约在10月11日至10月17日间),大事皆决于“谋略处”。除上述当事人文章言及此点外,多位辛亥志士在回忆文字中皆言及:军政府成立初几日,军政实权不在黎元洪手中,而由蔡济民等青年革命军人掌理。[ 见《邓玉麟革命小史》、《张振武之革命战史》、《陈君宏诰革命事略》、《胡捷三事略》(以上均作于1912—1913年间,为湖北革命实录馆档案材料),另见黄中垲《辛壬闻见录》等。]

  20世纪80年代初,湖北革命实录馆档案文献以《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中卷、下卷)之名,由湖北人民出版社相继印行,记述辛亥首义及湖北军政府的档案文件和当 事人1912年左右写的回忆录得以公布。有学者发现,洋洋百万言的湖北革命实录馆档案文献,没有关于“谋略处”的直接记述,有学者据以认为,“谋略处”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所谓“谋略处”,是某些当事人对参谋部的误记。[见张海鹏:《湖北军政府“谋略处”考异》,《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吴剑杰:《谋略处考》,《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2期。]

  另有学者则依据吴醒汉等湖北军政府当事人的早期记述,并参酌湖北革命实录馆档案文献,认为不可否定“谋略处”的存在及其历史功能。[见王兴科:《辛亥鄂军都督府“谋略处”考辨》(未刊稿)。] 在湖北军政府成立初期,鉴于担任都督之职的黎元洪尸位素餐、消极怠工,青年起义军人又远无全国性革命领袖(如孙、黄)提供指导,近无本地革命头领具体谋划,他们只有挺身而出,承担起紧迫的军政指挥大任,而湖北军政府并无完全由革命党人掌控的现成体制内机构,于是,蔡济民等青年起义军人集结成一个谋划军政要务的机构,然当时似未定名,更没有在湖北军政府的建制中备案(这是遍查三卷本《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而并无其名的缘故),吴醒汉、李春萱等当事人后来将该机构称之“谋略处”,其为临时性的权力机关,一度实际“谋略”军政要务,根据这种既成定论,李西屏、李春萱、张难先等辛亥革命人士后来发表论著谈及“谋略处”在湖北军政府中的重要作用,多种辛亥史书也沿用此说。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