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分站 > 辛亥文献 > 专著连载 > 《辛亥首义史》(连载35)(3)

《辛亥首义史》(连载35)(3)

辛亥革命网 2015-06-04 13:45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冯天瑜,张笃勤 查看:20562
鉴于首义后开始几天黎元洪的不合作态度,当时革命党人几欲枪毙黎氏,生此念者非张振武、李翊东二人,蒋翊武、张难先等都有这种想法,后因黎氏转而与革党合作,计划方放弃。

  立宪派目睹革命党人掌握了军政府实权,当然是不甘心的。他们决定以抬高黎元洪地位的方法,与党人暗争权力。10月13日,黎元洪对前来相见的汤化龙、胡瑞霖、黄中恺等说:“余以武人素不习民事,革命又起仓猝,其中多非余所素识,公等皆乡中优秀分子,务望出而相助。”[逸民(黄中恺):《辛壬闻见录》抄本。]表示了对汤化龙等人的倚重。而汤等深知,要从革命党人手中争权,必须使黎元洪改变傀儡地位。从这一意图出发,导演了“祭天大典”。

  汤化龙、胡瑞霖等在军政府造舆论说,武昌起义乃汤武革命,应天顺人,没有隆重仪式,何以昭示光复大义。建议筑坛祭天,并祀列祖列宗。革命党人既以立宪派为团结对象,对于这一形式问题,自然接受。当时,从上海赶来武昌的同盟会员居正也“虑主帅徒拥虚名,无以整肃三军。乃议设坛场,具礼仪,请都督誓师,明白宣布,愿负复兴讨虏之责,使其与清绝,而安心为国谋”[居正:《梅川日记》,第49页。]。这样,革命党人和咨议局诸人出于各自不同的意图,共同组织了祭天大典。

  10月17日上午,在湖北军政府前的阅马场筑坛祭天誓师,“以太牢元酒之仪,由都督黎元洪主祭”[胡祖舜:《武昌开国实录》上,第61页。]。是日坛前设燎火,坛上设轩辕帝灵位,灵前设香案,陈玄酒,旗分立两侧,在鼓乐声中,黎元洪身着军礼服,佩军刀,乘高头大马入场,在祭坛前下马,由汤化龙和胡瑞霖引导行礼,党人公推须发飘然、气度不凡的谭人凤授旗、授剑,居正演说革命意义。然后,黎元洪跪读祝文(由前候补知县舒礼鉴草拟),内称:“元洪投袂而起,以承天庥,以数十年群力群策呼号流血所不得者,得于一日,此岂人力所能及哉!”俨然以民国元勋的姿态出现。继由读祝官读誓师词,然后三军举枪,三呼万岁。最后宣读祭天地及列祖列宗文。

  祭天仪式虽然是一次礼仪性活动,但对振奋民军士气,激励武汉市民的革命热情有积极意义;此举又是黎元洪正式以行政长官和军事主帅身份公开亮相,标志着黎元洪由消极态度转向比较积极的态度。祭天大典,对于抬高黎本人以及立宪派在湖北军政府中的地位,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点是革命党人当时所未曾意识到的。

  六、黎氏任都督平议

  黎元洪是一位与革命素不相干的清朝高级军官,在辛亥首义当夜,不仅“手刃”革命士兵,还试图组织炮队镇压,无果而避入部属家中。首义第二天,群龙无首的年轻革命者强行推举黎氏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黎氏连唤“莫害我!草害我!”[ 李西屏等多位当事人回忆,见《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四辑。],并宣称:“革命二字,从未之闻;今强制我于此,岂非意外之事。”[ 谭人凤:《石叟牌词叙录》,《近代史资料》1956年第8期,第52页。]这样的一个站在革命对立面的局外人,竟然登上军政府的权力顶端,初期全然消极抗拒,后来发现尚有可为,便渐次任事,逐步掌理军政事务,在阳夏战争及南北议和之际,已然举足重轻,实权在握,此确为一个诡异的历史现象。故黎氏出任都督,在当时及后世皆招来种种评议。

  有关黎氏被推戴为湖北军政府都督的原因,本章前节已经陈述,此不赘,这里仅就湖北军政府时期黎氏的功过试作平允之议。

  先论积极效应——

  第一,黎氏在湖北新军内素有“厚重知兵”之誉,获得士众信赖,由他出任鄂军都督,有利于湖北新军多数将士归附革命。章太炎认为,首义后“军政虽纷,纪律未尝乱”,湖北局势稳定,系“由公镇之也”[章太炎:《大总统黎公碑》,《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45页。],此说不无道理。追随黎氏参加民军、担任指挥官的王安澜、杜锡钧、何锡蕃、谢元恺等新军中级军官,在阳夏之役中有较好表现。

  第二,黎氏出任都督,对清军有所震慑,“瑞澂始谓小寇蜂起易定,故走江上兵舰待其变,闻公(指黎元洪——引者)出,乃去。”[ 章太炎:《大总统黎公碑》,《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45页。]荫昌、冯国璋、袁世凯皆忌惮民军,这是首义后民军的初期军事行动顺利的原因之一。

  第三,黎氏作为一位政声较好的汉族官员,在武汉市民中尚有佳誉,故首义后由其署名的军政府布告一经张贴,即在民众中造成轰动——“黎协戎居然革命,足见这不是草寇闹事”。湖北孝感人、新军资州起义参加者胡贽的回忆文章颇为生动传神:“黎之布告出,往观者途为之塞,白发老翁亦以先睹为快,旅汉外籍人士闻之惊异,皆曰:‘想不到黎协统也是革命党’”[ 胡贽:《辛亥史话》,《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第217页。]。三镇商民热烈支持革命,一批旧官吏归附革命(或不正面抗拒革命),减轻了革命阻力,与黎氏出任都督不无关系。

  第四,黎氏出任都督,对列强的态度产生正面影响。据革命报人胡石庵称,他10月11日在汉口遇一洋行翻译查某,查曰:“黎元洪竟为革命党首领,真出人意外,所有租界之洋人,皆拍手称奇。”胡氏问:“洋人或有意干涉乎?” 查曰:“洋人决不至此。”[ 胡石庵:《湖北革命实见记》,《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第一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辛亥首义后,民军不久即被各外国领事认作“交战团体”,各国对清—民交战取中立态度,除因为民军保护外侨、外商的文明表现外,也与黎氏这样的高级官员出任都督,又与领事团会谈,给外国领事留下“有大体”的印象相关。[ 章太炎:《大总统黎公碑》,《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45页。]

  第五,因黎氏海军出身,与溯江而至的海军将士颇有渊源,其致书萨镇冰、汤芗铭等,直接促成海军反正,民军水路军事压力解除,阳夏之役得以坚持四十余天。黎氏促成海军反正,也对沪宁一带举义成功有所助益。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